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網人網事】「支付鴇」風波

2016-12-05

狸美美

上周的某一天,小狸的好幾個微信群忽然開始不約而同狂PO各種大尺度照片,末了都會附上一句:「速去圍觀支付寶『圈子』。」後來小狸才知道,這就是發生在十一月末內地最著名的網絡公共事件:「支付鴇」事件。

十一月二十四日,阿里旗下著名第三方支付軟件支付寶更新9.9.7版,同步推出新功能「社交圈子」。但令人驚愕的是,該新功能的「玩法」非常詭異,首先規定某些圈子只能女性發帖,其次規定只有芝麻信用大於七百五十的用戶才有權對帖子進行評論和互動,不夠分的只能打賞。在這種玩法的過濾下,支付寶上快速出現了包括「校園日記」、「白領日記」等在內的幾個超火「圈子」,與此同時,支付寶還利用大數據進行推薦。而點進圈子滿眼都是肉,尺度大得好像成人社區。發帖的女孩子說着各種撩撥誘惑的話討「打賞」,肉體下面芝麻信用超過七百五十的土豪們各種「約嗎?」「多少錢?」的評論,一時間真的彷彿身在青樓。

在此需要科普兩個概念,第一,實現七百五十的芝麻信用意味着該用戶之前有大量且不間斷的消費,同時提交了各種實力資料,包括綁定企業郵箱及錄入車輛信息等,換句話說:謝絕窮人。第二個,由於支付寶的用戶必須實名認證,所以這也就意味着不管照片是真是假,但那一個個發帖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貨真價實的女性,而且很大概率是年輕女孩。這也就是說,作為全中國最大的支付平台之一、手握四點五億用戶私人信息的支付寶,公開把年輕女性當成了一種商品,同時利用他們的信用體系篩出有錢的老爺們來挑選。對此,「國民老公」王思聰的評論簡短又到位,直指支付寶O2O「賣淫」。他在微博上同時配的那張「支付鴇」的圖,也因此為這場事件定下了官方名稱。

這件事的外界反響可想而知不會小,包括很多女性提出抗議,認為馬雲這是在公開侮辱女性。而更多的男人則糾結在支付寶這一招到底是什麼用意?有人說是為了年底活躍度的KPI;有人說是為了推廣芝麻信用;有人說這是支付寶長期以來的社交之心不死,努力在擠佔百度貼吧和陌陌的「陌生人社交」市場;還有人說這是阿里在刺激大家進一步貢獻私人信息,以佈局未來的一盤大棋......

十一月二十八日,央視和新華社都公開批評了支付寶,指其營銷要有底線。十一月二十九日,支付寶圈子功能下線,馬雲和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的董事長彭蕾發表內部信件就此事道歉,但字裡行間洋溢着不甘,怨恨那些「赤裸相見」的圈子壞了其他美好的圈子,最後責令清查所有「打擦邊球的圈子」......

但這真的是錯誤的根本嗎?至少小狸覺得,支付寶不是微信,沒有必要、也不應該一直企圖補上所謂的「社交短板」。支付寶最根本的功能是支付、是信用平台,穩健、安全、可以被信賴才是它安身立命的根本以及職責所在。每一個打開支付寶的用戶,都是想看自己的錢,而不是想看什麼圈,更不想看到自己的信息被濫用、自己的階級被亂分、甚至自己的身份被侮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