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旋
九龍城區有不少傳統名校、直資學校等,其中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下稱「林文燦」)於二零零八年才開辦了兩班小一,全校只有五十五名學生,八年間翻了十多倍,現已有二十四班,超過七百六十名學生,報名入讀人數每年倍數地增加。自從文詩詠校長到任,小一入學申請表由九十份,躍升至本學年達四千多份申請。文校長堅持每個家長也要見,會面的原因並非是要測試家長,而是讓家長清楚了解「林文燦」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學校有兩個校舍,共二十五個國籍的學生,相較其他小學,學校運作顯得靈活。像早前舉行的年度運動會,學校邀請了獨立校董霍啟剛先生擔任主禮嘉賓,又邀請了二十位友校校長及嘉賓參與接力比賽,亦組織了超過一百人的義工團隊。可惜,當天清晨持續下雨,家長和同學都很擔心運動會能否如期進行。早上六時,學校發出一則通告,決定如常舉行,家長也可以陪同小朋友一起到場出席。文校長希望家長認同學校理念,如果要成為「林文燦」的家長,要有比一般家長高的接受能力、要有比一般家長強的理解能力,要打開眼睛及張開耳朵。為了培養學生的歸屬感,學校設有四個社,兄弟姊妹會分到同一個社,家長也分社,也有社衣,這樣家長自然也有很大的投入感。
老師與學生的關係緊密,與學生建立着親切的關係。作為教育工作者用心去愛他們,學生是感受得到的,每天都被愛包圍,他們當然喜歡上學。文校長非常平易近人,她會常常提醒學生要成為「林文燦」人,就要做好LMC(「林文燦」英文簡稱),特別是要有優良的英語及普通話,畢竟來自二十五個國家的學生,要懂得溝通才能融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