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善用風力渦輪機 中學年慳30%電力

2016-12-19
■聖言中學天台設置自動化氣候量度系統,將實時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數據傳送到課室,由學生決定是否需要開空調。■聖言中學天台設置自動化氣候量度系統,將實時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數據傳送到課室,由學生決定是否需要開空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尹妮)氣候變化是超越環保、影響廣泛的社會經濟議題,除了政府積極推動外,也要社會全力配合方能紓緩問題。有中學注入多項綠色建築元素,如在天台、外牆等不同地方安裝逾200塊太陽能板,並善用風力渦輪機,把風能轉化為電力供校內設施使用,成為本港首間環保示範中學。 另外,渠務署轄下小濠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更由4,200多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本月投入運作,每年發電量可達110萬度,相等於230個家庭一年用電量,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70噸。

香港政府新聞網昨日報道,政府致力推動環保教育,鼓勵學校參與和舉辦有關氣候變化、綠色生活的學習活動。位於新清水灣道的聖言中學,校方在天台設置自動化氣候量度系統,將實時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數據傳送到課室,由學生決定是否需要啟動空調。課室設有自動裝置,按室外陽光強弱調節燈光;又有行動探測儀,若室內無人,照明和空調系統會自動關上。另外,校內安裝了節能升降機,運行時可把位能轉化成電力,種種設施讓校方每年節省近30%電力,較全港學校平均用電量減低35%。

校長黃志強表示,學校特設環保風紀和環保班長崗位,前者負責帶領訪客參觀校內環保設施,並處理廚餘回收;後者參考氣候量度數據,決定課室應否開空調。他續說,期望學生從中認識環保概念,以身作則,感染家人和朋友參與環保。負責環保教育的老師駱婉君指,配合節能硬件設施,校方推行廢物回收、以物換物等活動,讓全校學生參與,發揚環保概念。

美國綠色建築議會曾把聖言中學評選為「2013年全球最綠學校」,表揚該校在有效使用資源、減低對環境影響等方面的傑出表現。

政府新聞網又指,渠務署是用電量數一數二的部門,佔政府總用電量約10%,該署轄下污水處理廠近70所,每年污水處理量達10億立方米,需消耗大量能源,加強能源管理工作更重要。

小濠灣發電場料年減碳排770噸

渠務署轄下小濠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是全港最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場,其由4,200多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每年發電量可達110萬度,為廠內隔篩設施、工場、行政大樓、紫外光消毒設施、污泥處理設施等提供電力,滿足廠房約四分一用電需求,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70噸。

渠務署高級機電工程師王瑩瑩指,希望藉着發電場提高公眾對可再生能源的意識,起帶頭和示範作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