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心康理得】青少年「事事關己」成思想包袱

2017-01-09

很多人會認為這年代的青少年都不會為家人虓Q,只得家長焦急地為他們籌算將來。

然而,在我們接觸到的青少年中,卻有不少為了家人或家庭的需要而弄至情緒困擾。其中一些情況是父母為自己付出很多,擔心到了他們年老的時候,自己是否有能力去照顧他們。

尤其是現今的香港,大多數的家庭所生養的小孩數目不多,一般都是一個至兩個。3個小孩的已被視為大家庭。家庭內手足之間可以作出的補足不多,故要獨力照顧父母的情況也變得更常見。

在客觀的因素下已經構成一定的壓力,如果再加上他們都認為自身條件不足亦不可以求助於他人時,惟有不斷催逼自己溫習讀書來提升自己上大學的能力,確保自己能為家庭負上責任。

責任不只金錢 還有健康關心

不少有抑鬱情緒的人士,其中較為常見的思想包袱便是「事事關己」,他們很多時都將他人的問題及需要均視為自己有責任去解決或提供幫忙,即使別人沒有提出。他們對於推卻別人的要求,會感到很不好意思,害怕令人很難受,甚至因而破壞了和諧的關係。他們將很多事情都由自己親手去處理,結果弄致自己身心俱疲。

其中一些幫助他們卸下思想包袱的方法,便是協助他們明白自己慣常的思想包袱,並且讓他們思考所要負的責任到底是要怎樣的。原來很多人對自己不自覺地設下了要求及期望,卻沒有細心想想箇中的定義並對自己及別人有多大的影響,又是否真的要如此下去。

例如上述提到負上照顧家人的責任,除了我們認為在金錢方面能夠令家人減少生活困難或擔憂外,還有什麼是父母所看重的?很多父母都表示希望子女健康、快樂,他們可以陪伴、問候及關心自己等。這些都是組成起照顧家人的責任而不是單一在金錢方面。所以多提醒自己去想想對方的真實需要是什麼,而不用盲目地去給予自己認為最好的。

與人攤分壓力 利己利家

怎樣才算是負責呢?是要親自去完成還是可以由合適的人來分擔去完成,也可以算是負責呢?「事事關己」的人責任感太重,認為自己沒有親力親為去做,便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便會產生一份內疚感覺。

其實當我們仔細去分析,從所有的責任中分割出一些部分,讓不同的群體如親人、朋友、同事、鄰居、服務機構團體等都可以一起參與,反而是更有效益地去提供照顧。

善用不同能力及經驗的群體來協助,其實對家人都是受惠的。攤分了責任並不代表不負責任,這樣才不至於獨力難支、孤軍作戰,更重要是多了一些讓自己喘息的空間,才可以長時間地肩負起照顧的責任。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可能建立了思想包袱,不妨多與身邊的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彼此作出交流;這樣你才會容易涵蓋不同的思想角度,培養自己對事物看法具有更廣闊與變化性。

或許你羞於跟別人分享,害怕別人對你有負面評價,你更需要踏出這個思想的框框,讓你去發現別人的想法,跟你的可以很不相同,也有很接近的擔心,你對他人才能建立起信任。

若你能走出這一步,不再畫地自限,相信你得茠漪O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大開拓,有更健康的成長路。■香港心理壎芛|輔導員 陳文珊

輔導服務︰3583 1196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