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農氏古者,民茹①草飲水,采②樹木之實③,食蠃蛖④之肉,時多疹病毒傷之害⑤。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⑥,相土地之宜⑦,燥濕、肥墝⑧、高下⑨,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⑩。當此之時,一日而七十毒。11
題解
《神農氏》選自《淮南子.脩務訓》,版本據《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神農氏,又稱烈山氏、連山氏、白耆氏、大庭氏、魁隗氏,號炎帝。他是傳說中最早發明農具,教民務農的共主。亦有典籍認為他是古代三皇之一。
註釋
① 茹:吃。茹音如。
② 采:同採。
③ 實:果實。
④ 蠃蛖:蠃,通螺。一種有硬殼的軟體動物,如田螺、海螺。蛖,一種生活於淡水之中的軟體動物,有長圓形黑褐色的貝殼。蠃音羅。蛖音茫。
⑤ 害:災害。
⑥ 五榖:古代五種主要穀物,舊說不一。如《周禮A 天官A 疾醫》東漢鄭玄注:「五榖,麻、黍(粘榖)、稷(榖子)、麥、豆也。」《孟子.滕文公上》趙岐則注:「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
⑦ 相土地之宜:相,察看。宜,合適,適宜。
⑧ 肥墝:肥,肥沃。墝,土地堅硬而瘠薄。墝音敲。
⑨ 高下:地勢高低。
⑩ 令民知所避就:避,趨避。就,趨向。使人們知道避害趨利。
11 一日而七十毒:七十,言次數之多。一天之內中毒七十次。
書籍簡介︰精選中國歷代文學約六十課,上自先秦,下迄晚清,皆為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不朽偉作。所收錄的各體文章都依時代排列,並按程度深淺,分為初、中、高三冊。每篇均按正文、作者、題解及註釋四類編寫,讀者在理解古文的要旨之餘,又能領略名篇的時代背景及文學地位。■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