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由政府牽頭成立,改革香港醫務委員會的三方平台,昨日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新方案新增4位業外委員,醫專兩名代表亦按其規定選舉產生,全部不需由特首委任。有病人組織指方案可減少外界對政府干預醫委會運作的憂慮,認為可以接受。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表示,會上成員一致同意增加4名業外委員,強調醫生代表已經釋出善意,期望條例草案得以通過。
政府去年推出《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改革醫委會,建議醫委會在現在28名委員之外,新增4名業外委員,2名原本委任產生的業內委員,改為由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選出,但建議遭到醫學界強烈反彈,擔心政府藉此干預醫委會運作,草案最後被有「怪醫」之稱的前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拉布推倒。
由醫學界、病人組織及立法會議員組成的三方平台,昨日就醫委會改革問題召開最後一次會議。建議方案是新增4位業外委員,業外委員佔委員總數的比例會由約14%升至25%,其中3名由病人組織產生,1名由消委會提名,全部不需由特首委任,醫專兩名代表亦按其規定選舉產生,換言之,建議方案下的32個委員中,只有12名由特首委任,20名委員透過直選或間選產生,
業外委員比例增至25%
食物及衛生局發言人表示,在討論方案下,醫生委員佔醫委會組成的75%,仍然佔大多數,業外委員的比例則上升至25%;選任醫生委員佔組成一半,而選任委員佔組成約三分二,委任委員只佔組成約三分一。
政府會參考三方平台的討論及意見,於今年上半年盡早向立法會再次提交草案。
代表病人組織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方案可以接受,相信可避免政府藉委任干預醫委會運作,減少或消除外界擔憂,保持醫委會原本委任和選舉代表1比1的比例。但他指出,新方案下醫委會業界與業外委員比例仍未達至1比1,希望長遠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以確立公信力,消除社會對醫委會「醫醫相衛」的看法。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會後接受傳媒訪問表示,會上成員一致同意增加4名業外委員的做法,強調醫生代表已經釋出善意,訴求理性務實,並非要搞破壞,期望條例草案得以通過。
有份與會的香港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則對本報透露,醫生代表在會上建議醫委會在衛生署和醫管局代表中,各抽出一個名額給醫生業界選舉產生,令經醫生選舉產生的委員佔總成員一半,有病人組織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