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很多企業也開始關注社會責任。有50多年歷史的法國傢具品牌Roche Bobois主張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並推動環保理念及慈善事業。Roche Bobois日前於其香港仔旗艦店舉行「藝術.生命1周年慈善品味大派對」,展出多位藝術家和時裝設計師設計的Mah Jong梳化,梳化將在6月中作慈善義賣,善款將全數捐贈,推動醫院藝術在香港的發展。
Roche Bobois的國際總監Martin Glezie向記者介紹道:「我們將生活品味和環保融入藝術中,把每件傢具設計視為『Art de Vivre』(生活藝術)創作,並會繼續支持慈善和本地藝術。」他解釋用善款推動醫院藝術的原因:「藝術能觸動人的情感,使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所以希望藉藝術給醫院受苦中的病人帶來喜悅和希望。在其他國家我們也曾做過類似的籌款,籌得數以十萬美元,希望到拍賣時其他人會打開他們的心扉,也會打開他們的銀包!」最後,他又解釋他們對可持續發展和改善消費者行為的社會責任:「這是源於我們十年前的一個宣言。人類消耗了太多天然資源,我們需要改變這個情況。」他用其中一件他們以樹的形狀設計的書架展示他們的哲學:「書架沒有任何金屬,所以生產時消耗較少能源;黏貼只用了水溶性物料,沒有用化學品;造型可隨意改變,更節省空間;木材是取自可持續的森林,樹被砍伐下來後會在原地重新被種植。」
Mah Jong梳化是Roche Bobois最經典的傢具,可隨心拼湊其他傢具,重組生活空間。多位藝術家和時裝設計師為了慈善,以循環物料重新設計梳化的式樣,融合藝術、生活及環保。
時裝設計師李冠然(Kenny)以前有過跨界項目的經驗,加上是為慈善而設計,可以讓藝術給病人帶來藥物以外的心靈治療,改善心靈的健康,所以他很樂意參與是次活動。這次他的設計融合中國書法及時裝元素,帶出「家」的主題。「Mah Jong梳化很舒服寬敞,適合很多人一起坐,有家庭的感覺。」他解釋自己在梳化上用毛筆寫上華人家族不同稱謂的原因:「這是一個西方品牌,但我想來一次中西文化交流。西方輩分不太清晰,多用統稱,與中國相反,所以我想表達出中國家庭這個獨特之處。」梳化上「愛的雙手」是Kenny從一次展覽中的模特兒衣架拆下來循環再用:「除了環保外,也想藉雙手象徵互相擁抱,帶出一家人愛的感覺。」
另一設計師馬偉明的作品是「廢墟中的花園」,這是他第一次創作裝置藝術。他用做晚裝時棄置的薄紗布碎拼湊出花的圖案,表達「廢物重生同樣很美」的環保訊息。他表示:「自己一直想提倡環保意念,而且做晚裝時用的布料不可能完全用盡。」他認為藝術在醫院有很大價值:「醫院是一個不快、很多人受苦的地方。藝術充滿新意,可以給病人驚喜和喜悅。其實藝術和設計在任何地方也需要,連醫護人士的制服也應該考究品味。」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