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昨日,在西安小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誦聲中,《見字如晤 陳年記憶--家書收藏展》正式在西安事變紀念館開展。據悉,本次展覽共展出清代、民國時期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書信近百封,主辦者期望通過此次展覽,倡導更多的人珍視中華傳統家書文化,在空閒時能多將自己的心意訴諸筆尖,寄予遠方的親人,讓家書文化成為大家寄託情感的精神家園。
本次展覽匯集了清代、民國時期以至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民間家書精品近百封,共分為家庭、親戚及師友三大類11個類別。這些家書來源於中國不同地方的不同家庭,為大家展現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家庭故事、感情世界和生活方式,體現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有義等中華傳統美德和家國情懷。
愈來愈多人倡手寫家書
主辦方表示,雖然在當今時代,短信、微信、電子郵件已經成為信息傳遞的主要通道,但近年來,伴隨着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愈來愈多的人積極倡導手寫家書,期望筆墨文字所蘊含的溫情暖意,使人們無論身在何方,只要拆開家書,總會在那熟悉而溫熱的字跡中,感受到馥郁入骨的濃濃親情。
據了解,在展覽展出期間,凡是參觀展覽的遊客都可以在紀念館內為自己的家人現場寫信,由紀念館負責郵寄,共同為家人帶去久違的美好祝福。■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