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
隨荅S首選舉論壇結束,選戰大局已定,社會可以從互相攻訐或耍嘴皮式的政治口水中,重新聚焦於候選人的政綱、能力、承擔和願景,讓選委們可以客觀理性地為香港的前途和福祉投下負責任的一票。
安排候選人進行擂台式辯論,原意在於讓各候選人公開就其政綱和施政理念,或者某些議題或主張,以爭論形式展現其立場和水平,再而向社會作出政策承諾和提出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方法。因此,在設計上,這是正面而積極的。可惜,有些人展露耍手段這種劣根性,已對選舉論壇甚至選舉活動造成了污染。
選舉論壇炮聲隆隆、針鋒相對,再加上台下支持者的拍和,煞是熱鬧,但在沉澱之後,卻發現論壇上的「金句」,不少只是「單單打打」,甚至是「棟篤笑」式的「爛gag」。例如曾俊華說「工作work hard重要,但work smart更重要 」,台下掌聲如雷,但什麼是「work smart」呢?對提升施政質量有幫助嗎?又例如胡國興說「小心聆聽不如小心講洁v,無論是忠告或揶揄,有意義嗎?畢竟,我們現時是選特首,而不是講解做人做事的道理。
星期日的選委論壇,有近半選委出席,而21名被抽中發問的選委,亦各從不同的觀點和議題提出問題,反映大家都關心和重視今次的選舉和論壇。然而,獲提問機會的選委,9成為非建制選委,再配合台上的「2對1」陣勢,形成一場單獨針對林鄭月娥的攻防,偏離舉辦論壇的本意。對於電視機前的公眾,除了「睇戲剝花生」之外,難再有其他感受。關乎730萬港人福祉的特首選舉,怎可如此輕佻?
值得欣慰的是,今次特首選舉和論壇都能維持「君子之爭」的底線,除個別「暗箭」之外,至今尚未見大規模的詆毀抹黑;此外,林鄭月娥面對圍攻,巧妙地借「熟書」一一化解,既展現其能力水平,亦開展理性管治的新格局,這是值得肯定的,而這令選委沒有「轉恁v的理由,選戰大局可說已定。
須強調,新一屆特首和政府有迫切責任去解決社會的深層次矛盾,並且因應市民的需求,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使香港社會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應怎麼做呢?各候選人應善用僅餘的競選時間,深入社會,就政綱廣泛聽取公眾聲音,講述未來的施政理念,共同尋求化解分歧、凝聚共識的路向,為未來的施政和社會融合打下互知互信的良好基礎。至於廣大選委更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比較哪位候選人最能夠符合中央對特首人選的四個標準,實現造福香港的良性競爭,也是特首選舉的應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