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特首選舉今日投票,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環顧過去兩個多月的競選工程時坦言,是次選舉似乎仍流於政治表態,自己的公關、形象工程確有不足,導致民意未能急起直追,但自己的競選政綱是最全面的,而在選舉期間自己得到不少市民支持,相信自己的支持度並不是如此低。她強調,民生經濟政策才是市民所需,亦有助促進不同政治派別合作,故一旦當選將會以先易後難的方式,先從教育問題入手,與不同政治立場的教育團體「埋枱傾」。
林鄭月娥近日在接受電視訪問時慨嘆,今次特首選舉似乎仍是流於政治表態,並不是比較政綱,「有個頗強烈的感覺,今次選舉市民的反應,好像不是去看幾名候選人,特別其中兩個,好像在看他們所代表是什麼,我代表建制、代表現屆梁先生(現任特首梁振英)班子、我代表中央可以信任的人。」
嘆選舉流於政治表態
她強調,自己的政綱最全面,大至房屋供應,將私樓土地興建資助房屋,小至各行各業的人才培訓、墟市政策等,都有詳細交代,但可惜這些統統不是今次選舉的焦點,「可能是很正常的,選舉中誰有空來聽你的政綱呢?」
林鄭月娥指出,她在選舉期間也得到不少市民支持,相信不是如坊間所謂的民調般如此一面倒,「我不是維護自己,但真的在這段期間是有很多市民的支持,所以不是一面倒的。」
特首須有心力有承擔
被問到看見曾俊華落區時有什麼感覺,林鄭月娥坦言,對方的公關、形象工程可能做得很好,但香港目前是需要一位有心有力、有承擔,亦願意「與民共議」的行政長官,「我覺得他的民望、公關工程做得很好,短片很好看,但我們要想香港需要怎樣的一位行政長官,需要一位有心有力、有承擔,亦願意『與民共議』的行政長官。」
就反對派聲言她倘在下屆政府不重啟政改,不能「根本解決社會撕裂」,林鄭月娥並不同意,強調香港社會應以先易後難的方式解決問題,「我提出先易後難,民生議題、經濟議題相對較容易,若沒有處理民生的能力,社會在各方面也處於困局,也很難談政治問題。」
棄政治取向「埋枱傾」
她透露,如果自己當選特首,會先從教育問題入手,與不同政治立場的教育團體「埋枱傾」,「如果放下政黨間的政治取向,我可以大膽說,大家吻合度有八、九成。如果不同政治立場的教育團體,願意坐下來討論,就可以向社會展示是可行的,到立法會要批錢時不拉布,很短時間批給你,我覺得社會便立刻鬆一鬆。」
被問到經過這幾個月面對對手的攻擊、市民的批評,個人立場是否仍這麼堅定時,林鄭月娥強調,她所作的都是對香港好的事,「不單止政改,很多議題我也是這樣,在政綱提出的,都是我認為對香港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