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貼近年輕人口味,平易近人的陳繁昌教授運用手機拍片與學生交流,更上載於科大的Facebook,與年輕人打成一片。「我的求學經歷恰好印證大學教育對人格的培養非常重要。大學四年,我參加自己從未嘗試的活動,吸收最前沿的知識,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談天說地,學習不同文化。大學二年級後,我認識到自己的興趣不在物理,轉為修讀工程,及至修讀博士學位。我抱着一腔熱情到史丹福大學修讀當時尚未成熟的計算機科學博士課程。今天所走的路是我求學時沒有料想過的,所從事的研究亦有別於本科的專業,但大學訓練了客觀理性的思維,拓寬了我的研究,鍛煉了我的溝通技巧,自信從心而發,這一切在任何行業都是十分受用的。」
陳教授認為,創新是全球趨勢,可為經濟帶來新推動力,他認為香港在創新的氛圍上有進步的空間,除大學外,家長、學生、僱主及政府都要共同努力,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他指,香港社會的科技創新氛圍已經大有改善,大學是年輕人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專業知識的充實、就業技能這兩項最基本的問題外,大學最重要的是給它一個空間,讓學生可以找到自己最深層次的興趣,將來他們便會對自己有信心,什麼都可以應付,因此要給學生一個概念,讓他們知道知識不是停滯不前的。
「香港發展創新科技需要鼓勵敢於冒險的創業文化、吸引全球頂尖的科研精英、善用香港鄰近內地的地理優勢、發展創科的生態系統,以及重視人才投資。」他補充指,大學教育的目的是為同學建立穩固的基礎,藉着追尋知識及多元思考,開拓視野,擴闊自己的觀點及看法,並以知識、事實及理性分析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