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風踏實,白手興家的伯恩光學(香港)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楊建文博士,活用自身專業的光學工程知識,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到創建伯恩光學廠,憑着商業潮流觸覺傾注畢生時間和精力,從製造手錶玻璃鏡片,透過持續投資研發和添置機器設備,走進手機玻璃面板的高新技術領域,慢慢建立手機屏幕王國,更啟導了智能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作風低調、質樸的慈善家,多年來他關心祖國和香港的教育、扶貧事業,熱心慈善,2016年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
楊建文博士在香港土生土長, 1986 年創辦伯恩光學,在深圳橫崗搭建鐵皮棚屋作為廠房,規模只有百餘人,主要經營手錶玻璃鏡片製作,當時日本手錶自七十年代起使用玻璃鏡面,然而伯恩光學資金有限,器材技術條件沒辦法爭取訂單,眼睜睜看着生意被搶走,令他決斷每次賺錢後便投資新機器,後來連歐洲名牌手錶也換上他生產的玻璃鏡面。同時,他的創意沒有停步,將鏡面設計成具立體感的弧形,這種藝術美感令歐洲手錶大行其道。
開闢玻璃屏幕技術
2004,伯恩光學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合作,生產手機玻璃屏幕。滿載創新念頭、喜歡接受挑戰的楊建文博士,留意到摩托羅拉早期的智能電話使用玻璃屏幕,在第一個月已向伯恩光學下單高達100萬件,楊建文博士隨即預估智能手機普及勢頭,會令玻璃屏幕需求大幅增長,於是他加緊斥巨資添置新機器研製手機屏幕,爭取在市場贏得重要訂單。
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蘋果手機,伯恩光學憑借口碑成功獲得訂單,楊建文博士開始與蘋果合作提供玻璃屏幕,公司業務一日千里,雙方合作至今,奠定了伯恩光學在手機屏幕行業的龍頭地位。後來,隨着蘋果、三星等手機品牌的帶動效應,智能手機市場百花齊放,玻璃屏幕開始大量用於手機,伯恩光學乘着智能手機的東風,業務也進入高速發展期。2009年,伯恩光學產能進一步擴大,在惠州新設廠區。
隨着科技急速發展,智能產品琳琅滿目,楊建文博士洞悉到手機攝像頭、觸控式屏幕和金屬屏幕等技術的潛在商機,繼而開展相關科研項目,隨着升級轉型和市場發展的需要,目前,伯恩光學是全球唯一能夠大規模量產3D曲面玻璃的企業及全球最大玻璃面板製造商,生產全球1/3的手機玻璃屏幕,伯恩光學只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奠定了在手機屏幕行業的龍頭地位,已成名副其實的手機屏幕王國。
科研領域敢於開創
憑藉對科技的熱誠和不懈的努力,楊建文博士帶領企業在科研領域上力求創新;至今,楊建文博士仍會親自參與項目研發,在他看來,創新是伯恩光學一路發展壯大,取得今天能在業內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沒有其他秘訣,唯一的道路就在於技術創新,在別人還沒想到去做的時候,伯恩就嘗試去做,保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勢,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成功的企業家永遠都是向前看;只有不斷實踐創新,勇於突破固有模式,才能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2015年,伯恩光學先後投入巨資引入國際領先的生產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包括第五代全自動六軸雙座機械手臂真空濺射鍍膜機、全自動玻璃清洗機、高精度曝光機等。為了保持領先,楊建文博士將伯恩光學總銷售額的5%用於研發,例如手機螢幕上往往會遍布指紋,於是伯恩光學就嘗試使用新技術,包括開發藍寶石玻璃加強防刮功能,讓手機玻璃具備防指紋、防刮的功能。
為祖國培育工業新一代
作為香港傑出工業家的楊建文博士認為,香港當務之急的發展方向,是服務好國家「一帶一路」及推動經濟轉型「走出去」,將有助港商擴展國際視野和拓寬商機。在他看來,近年香港社會氣氛不和諧,年輕一代缺乏戰略視野來應對未來的挑戰,難免令人擔憂。「應多給年輕人創造條件、尋找出路,再讓他們了解,知道祖輩是從哪裏來的,根在哪裏。政府也應創造機會讓香港青年走出去創業就業。但只要大家合力面對,仍有很大改進空間的。年輕人有希望,香港就有希望。」
楊建文博士認為,企業成長是國家發展縮影,他說,以往中國人到外國餐館,常遭侍應歧視及不禮貌對待,沒有地位可言;「今時今日,國家現在已經比較富裕和強大,中國人民豐衣足食,與往日地位如天壤之別,足證數十年來國家的改革開放路線正確,中國崛起是舉世矚目的奇跡,在任何地方均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