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邵萬寬)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香港體驗交流系列活動5月23日至24日於香港理工大學校徽廣場舉行,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孫繼業、山東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程廣輝,中聯辦協調部部長沈沖、宣文部副部長羅江,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阮曾媛琪,香港山東各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朱銘泉,冀魯旅港同鄉會會長宮瑞卿、香港山東商會聯會總會會長王殿杰等出席主持開幕儀式。
展16非物遺項目 促魯港交流
孫繼業表示,山東是文化大省,也是中國古老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名人輩出。目前山東共有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
他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這次在香港展出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希望能夠提高大家對齊魯文化的了解,促進魯港兩地文化交流。
阮曾媛琪指,香港理工大學一直以來致力推動學生多元發展,希望他們能夠在校園學習各類高水平的文化藝術和交流活動。這一次能夠在理工大學展示山東省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相信能夠推動學生對山東文化的了解。
朱銘泉盼青年熱愛歷史
朱銘泉指,山東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民間工藝,蘊藏着山東人的智慧,承辦是次活動目的是促進香港及山東的文化交流和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喚起年輕人對歷史文化的熱愛。
他稱,香港山東各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一直以來推動魯港文化的交流,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首次在香港展示山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冀進一步發掘兩地的歷史文化和保持對民族文化的傳承。
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香港體驗交流系列活動由山東省政協主辦,展出及演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京杭運河、柳編技藝、曹州麵人、繩編技藝、傳統鋸藝、伏里土陶、錦灰堆、魯班傳說及魯班鎖技藝、魯派內畫、木板年畫、楷木雕刻、威海剪紙、錫鑲技藝、淄博刻瓷、柳子戲、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