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畫作為繪畫的基本功,自文藝復興時代興盛以來幾百年,當初的透視畫法追求寫實、將平面物體畫得深邃立體、栩栩如生,其後又發展成抽象的畫風。近年,油畫為了回應藝術的新潮流,又出現了極具玩味性的「實景油畫」。顧名思義,「實景油畫」就是在立體實物身上繪畫像油畫般浮誇的光影效果,使這些立體實物融入油畫中,形成一種視覺陷阱,與當初油畫透視畫法的初衷剛巧完全相反。
文、攝(部分):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
日前,本地油畫藝術家Alex Kwong與人體彩繪師兼好友Jay Tang,聯手合作於上環Nan Fun Place創作「實景油畫」,在平面油畫上置入1:1立體道具,將實物道具及模特兒以油畫的筆觸繪畫,把3D立體的人物和道具變成2D平面的藝術。兩位藝術家亦互相交流創作心得,為大家分享獨門技巧小秘訣,增進大家對藝術創作及繪圖技巧;尤其是油畫和人體彩繪的新知識。展覽由即日起至下周三(31日)免費開放給公眾觀賞,讓繁忙工作的「上班族」也有機會感受生活藝術。
是次展覽以戶外生活場景與物件為創作元素,再注入綠色元素,營造出讓人置身繁華都市中的藝術綠洲,予人釋放身心的氛圍。單車、水果販賣攤檔、餐桌、茶具等等都成為「實景油畫」的對象,充滿文青味。
將立體物件平面化
為了是次展覽,Alex和Jay足足花了三星期去創作。平時以畫油畫及教油畫為生的Alex表示,香港地少人多,有這樣大型的場地作「實景油畫」藝術展出實屬難得。他又提到是次創作的難度和特別之處:「平日參與的創作,都是在平面的世界將一件物件畫出立體感。但今次卻一反傳統,倒過來將立體的物件畫成2D,是一個新的挑戰。因為是室內,整個過程要一開始就要決定整個畫面的光線來源,要令整個作品即使在沒有特別燈光效果的情況下,都要表現出油畫光與影的層次與效果。」最後,他選擇了把光線設定在左上方,形成左邊光、右邊暗的效果。
他還透露畫油畫時處理光暗的技巧。「自從印象派開始,陰影就很少再用黑、灰色畫,而是把顏色分拆開,多用墨綠、寶藍、深紫等顏色,使畫面更有色澤。」至於陰影的位置,他認為有三種方法可以預計:「最好的方法是打燈或者站在物件背後看物件擋着的位置,否則就要根據物件的形狀判斷。」最後,Alex認為除了顏色和陰影的位置外,也要注意筆觸塑造出來的質感。「以畫草地為例,筆觸應該保持弧狀,造成圓草地的效果。」
遠眺近觀感受不同
普羅大眾又可以如何欣賞「實景油畫」呢?在Alex看來,遠眺和近觀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因為『實景油畫』的尺寸很大,所以我必須用比較誇張的筆觸,近看可能會覺得有點粗糙,但遠看時就會很有Feel(感覺),在室內也能讓人感受到陽光氣息及大自然的活力。反之,近看時就可以像捉迷藏一樣探索畫中的細節,包括不同的動物,例如隱藏在角落的小鳥和唐狗。」原來,該唐狗和他特別有緣,也引證了自然界一景一物都充滿了靈性。「為了創作這些作品,我租了一個工作室,但有次我卻在該大廈迷路,在迷失中居然有一隻唐狗為我帶路。為了報答牠,我就把牠畫進作品中。」
人體彩繪手法多變
Alex負責把3D景、物畫成2D,而Jay則負責將模特兒或模型人畫成油畫2D效果。
Jay是化妝師及人體彩繪師,活躍於廣告、時裝及電影等化妝工作,亦曾參與多種藝術活動。Jay認為,很多人對人體彩繪有一種誤解。「可能因為香港人比較保守,一般都不太理解人體彩繪,以為都是和裸露有關。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人體彩繪可以用不同方式呈現,平時我們看到那些製造視覺陷阱的化妝,例如3D項鏈、機械手,也是人體彩繪的一種,而今次展覽的人體彩繪模特兒和模型人,都是穿上了衣服,再在衣服上營造彩繪效果。」他又指出,其實人體彩繪是一門彈性很大的藝術。「人體彩繪既可以追求視覺陷阱的效果,使平面的東西變得立體,但亦可以像今次的創作一樣,用人體彩繪的顏料去模仿其他藝術媒介。」
他認為今次的創作比起平時的人體彩繪難度更高:「因為平時用的人體彩繪顏料都比較稀,較易控制,但這次為了模仿油畫的質感,要用比較濃縮的顏料,所以難度會加大。」此外,原來模型人比真人模特兒更難控制,因為前者靈活度低,上色時有很多盲點。有一次,模型人的上半身還因為支架不穩而掉進顏料桶!
最後,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希望他們的作品可以讓平時案牘勞形的中、上環打工一族和商場遊客感受一下正在稍然消逝的綠化空間。「香港這個石屎森林,很少綠化地區,更遑論農場、田園。希望我們的作品可以給香港人一個喘息的空間,讓他們即使身處室內,也可以停下腳步,感受綠色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