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羅洞保育地帶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香港最重要的蜻蜓繁殖和育幼場之一,孕育逾60%的本地蜻蜓品種,包括一些稀有、瀕危和本地特有的品種。在香港有記錄的蜻蜓品種當中,在該沙羅洞地帶內記錄的多達76種,令該處成為香港蜻蜓品種最多的單一地區。
沙羅洞保育地帶有不少在保育方面備受關注的物種。除蜻蜓外,該沙羅洞地帶亦擁有茂盛的林木和豐富的食物來源,及相對較少污染的溪流、沼澤與林地,因此可同時為眾多蝴蝶、螢火蟲、淡水魚、哺乳類動物、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和鳥類提供重要生境。該沙羅洞地帶亦享有「山林濕地、蜻蜓天堂」的美譽。
早於2004年,特區政府選定全港12個須透過實行自然保育政策措施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並讓有關機構或人士,就管理協議和公私營界別合作的試驗計劃提出建議。
該12個地點包括拉姆薩爾濕地(米埔)、拉姆薩爾濕地以外之后海灣濕地、沙羅洞、大蠔、鳳園、鹿頸沼澤、梅子林及茅坪、烏蛟騰、塱原及河上鄉、嶂上、榕樹澳和深涌。
為推行自然保育,政府在2013將3個郊野公園「不包括的土地」共約38公頃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在2015年開展將另外3個「不包括的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的法定程序,及正展開指定紅花嶺一帶約500公頃的政府土地為郊野公園的籌備工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