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特稿】完善道路設計 交通更順暢

2017-06-23
麥美娟。香港文匯報記者馮健文  攝麥美娟。香港文匯報記者馮健文 攝

葵青區有貨櫃碼頭和工廈、商場,是不少港人的工作地點,也是很多香港市民的安樂窩。擔任葵青區議員24年、現為工聯會新界西立法會議員的麥美娟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服務葵青區多年,街坊視她如家人,感到區內很有人情味,期望街坊們可繼續在葵青安居。

麥美娟與葵青區的淵源,可從其學生時代說起。她憶述,預科在葵涌安柱中學就讀,暑假時參加區內一個青少年徵文比賽,勝出後成為青少年大使,除獲得到新加坡考察的機會,更與一群大使組織起來,課餘時舉辦青少年活動。

就讀大學及畢業後,麥美娟仍不忘葵青,經常回來參與區內活動,更於1993年獲政府委任為葵青區議員,開始在議會層面服務市民。一年後,她參與區議會選舉,之後一直擔任青衣區區議員至今,更於2012年當選新界西立法會議員,這24年來一直服務社區,從未間斷。

提起當年在葵青區讀書及服務,麥美娟仍記憶猶新。她說,那時在土瓜灣居住,每次來回兩地需3個小時,形容「日日好似去旅行咁」,但現時葵青區的交通已方便了很多。

她說,交通一直是葵青區的重要議題,只是以往聚焦於解決交通工具服務不足及塞車問題,現時則集中在完善道路設計上。

麥美娟倡增無障礙設施

她認為區內交通問題之一是,就算如何加車也未必足夠,故其中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增加無障礙設施,如葵涌區不少屋h在山上,若有這些設施包括自動電梯等設置,可讓居民使用來往港鐵站,免卻需費時候車,亦更為環保。

展望葵青未來的發展,麥美娟指出,由於葵青區內不少已是舊h,本港人口老化亦嚴重,因此仍需在區內推展長者服務。

政府數年前為每區預留1億元支援區議會推行社區重點項目,葵青區議會推行的長者眼睛檢查及牙科服務均甚具成效,受惠者眾,盼未來這些項目可成為全港性政策。

人情味濃 街坊視己如家人

服務葵青多年,麥美娟說最難忘是已與街坊建立了深厚感情,眼看街坊的子女以前還是小朋友,現在已出來社會工作,甚至結婚生子,感覺奇妙,又說街坊都視她如家人,「娶新抱、嫁女都請我去飲」,甚富人情味。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健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