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粵語講呢啲】「唔怕生壞命,至怕『叫錯名』」之一

2017-07-04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房東星:我「房東星」說,不怕「生壞命」,至怕「叫錯名1」!

房南星:我「房南星」話,不怕「生壞命」,至怕「三寸釘2」!

房西星:我「房西星」話,不怕「生壞命」,至怕「得人驚3」!

房北星:我「房北星」話,不怕「生壞命」,至怕「搞出人命4」!

房中星:休想在我「房中星」面前扯這些「爛笑話」!

插圖中「房中星」所提到的「gag」在非正式英語中指笑話,也稱「冷笑話」。「冷笑話」其實是幽默的一種,且很多時在搞氣氛上擔當着重要角色。若然要求不高,人們在聽到「冷笑話」時大多會會心微笑,達到了「得啖笑(博得一笑)」的效果。「爛gag」就是「爛笑話」,即一個不能達到好笑目的的笑話,亦即差勁的笑話,插圖中「房東星」、「房南星」、「房西星」、「房北星」四人所說的便屬此類,雖則既通順又「押韻5」,但前半部與後半部拉不上半點關係。話說回來,某主持人在一個記實的旅遊電視特輯中,偶爾引進了幾個「gag」,沒想到觀眾及網民的反應相當澎湃,於是在新一輯「再斬四両6」。由於上次是「不期而會」,今次卻是製作組「刻意赴會」,效果明顯略遜。

插圖中「房東星」的一句「唔怕生壞命,至怕『叫錯名』」,明顯是在玩「食字」,即以諧音字改動原語句(多為成語或諺語),以收戲謔之效。這裡的原句是:

唔怕生壞命,至怕改壞名。

中國人一般相信,「生壞命」是先天問題,但可後天補救(行善積德);「改壞名」(起錯名)則自招不順,與人無尤。

實不相瞞,筆者近年患上「文字工作者的末期職業病」,是故凡事敏感,每多挑剔,致使不時發掘出一些「鮮有留意」甚或「不為人知」的事物。從今期起,一連三期,筆者會向讀者展示一些周遭「叫錯名」的素材。首兩期的「叫錯名」乃由「翻譯(translation)」錯誤所致。

個案1:為何尖沙咀的「梳利士巴利道」要更名為「梳士巴利道」呢?

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梳利士巴利道」(Salisbury Road)更名為「梳士巴利道」。原來這不是首次,從以上一張上世紀四十年代的照片,讀者可見命名與其後更改的只有一字之差,所用的「疎」字其實是「疏」的古字,可能由於此字冷僻而後來被較熟悉的「梳」字所取代。至於當局為何刪去當中的「利」字,是因為「Salisbury」中的「l」讀時不發聲(「u」也是)。說也奇怪,當時香港由英國管治,相關部門理應不會犯上這種低級錯誤罷!話說回來,該照片中的街道牌上的英文部分被塗黑;事緣香港於淪陷期間,俗稱「三年零八個月」(25/12/1941-15/8/1945),日方全面禁用英文。

其實「改」與「不改」均有其理據。「不改」是因為人們已接受及習慣了這個所謂錯誤的譯名,一旦改了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便;「改」則展現政府開明的一面。不過像目前的只「改部分」就最要不得,一改便要循此線索把「它們」連根拔起才是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名」的口語讀音是「meng2」。

2、「三寸釘」是對矮子的謔稱;「釘」的口語讀音是「deng1」。

3、「得人驚」意為真嚇人;「驚」的口語讀音是「geng1」。

4、「搞出人命」指在某種原因下弄至有人身亡,現也指在未婚狀況下男方弄至女方成孕。

5、「押韻」,猶「壓韻」,指某些句子的末字用上相近字或同韻母使與前半部或上句音調和諧。

6、「斬四両」指到燒臘店買燒味加菜。因預計原先叫買的分量不能滿足各人口腹之慾,於是着燒味師傅「再斬四両」(多買四両),一如意猶未盡,再行添食,故「再斬四両」也作「添食」。借指某事情辦完後因效果不錯而再做一次。

【專欄簡體版】https://leoleung2016.wordpress.co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