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記者手記】對話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服務人民建立「大美術」觀 堅持「文化自信」

2017-07-04

文:習主席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提出藝術要扎根人民,您也多次強調藝術反映現實生活,那麼「寫實」是否是當下最適切的表現手法?

劉:這樣的理解存在片面,因為「寫實主義」是多種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實際上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應該被廣納,包括表現主義等,藝術的形式是服務於內容的。藝術應當隨時代之變,就要在題材、手法上有豐富的囊括。

近年我們提出了「大美術觀念」,將所有能為人們生活服務的藝術形式都囊括進來。比如全國美展的設置上,除了傳統的國、油、版、雕,現在我們還增加了「新媒體」和「綜合材料」、實驗藝術和設計這幾個類別,把實用藝術、設計藝術納入「大美術」觀念,讓藝術能更加直接地服務人民和社會。

過去所謂的「工藝美術」,現在都在美術範疇裡,因為它能直接介入生活。現在每個搬入新房子的家庭都要設計一下,而且要藝術一點,這就是設計藝術走進生活為大眾服務的實例,當然還包含服裝、首飾、金工、手工藝、環境設計,這些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藝術種類,只要可以為人民服務,進入時代的形式,都應該被看作美術領域裡的重要力量。

文:兩會提案中,您一直呼籲中國美術「走出去、請進來」,以外潤中,這次您強調香港的國際藝術平台優勢,那麼應怎樣去看待中國藝術在國際藝術舞台上定位的問題呢?

劉: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藝術傳承和文化環境,都應該被發揚。但是,中國作為文化大國,更有自己的歷史、文化藝術傳承,你看我們的中國畫、書法、舞蹈和音樂,都有明顯的異質性,不同於西方任何一個國家,書畫創作的理念、材料和方法都有鮮明的特點,甚至可以說是代表了與西方相對應的東方藝術文化。不過,在目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文化交流當中,我們也必須有交流借鑒,不僅「包容」,更重要的是「吸收」。

但是一定要堅持的是「文化自信」,再怎麼吸收也不能離開我們「守住傳統」的底線,吸收優良的東西是為了豐富我們自己,增加我們的藝術語彙,讓我們自己的傳統藝術在新時代向前發展。反過來說,要是不包容,抑或不繼承,傳統也沒有「前途」,好像古埃及、古印度藝術就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所以這也是我們美術界的使命,讓我們的傳統在新的時代語境下,向更好的方向延續。■文:張夢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