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深港合作共建國際大都會

2017-08-13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理論研討會昨日在深圳舉行,多名與會專家指出,協同發展是大灣區成敗的關鍵,粵港澳三地應在規劃、法制、人才要素自由流通等方面作出安排,實現深度融合互動。圖為深港相連的深圳河。 資料圖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理論研討會昨日在深圳舉行,多名與會專家指出,協同發展是大灣區成敗的關鍵,粵港澳三地應在規劃、法制、人才要素自由流通等方面作出安排,實現深度融合互動。圖為深港相連的深圳河。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熊君慧、李望賢 深圳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孫久文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的主引擎是深圳,深圳是內地市場環境最好的創業創新型城市;香港是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是國際著名金融中心。深港一水之隔,涵蓋了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兩大主要功能,也是著名的國際物流中心。所以,灣區發展的國際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深港兩座城市。

港為龍頭 領灣區融入世界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大灣區城市群是珠三角城市群的升級版。他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方向是面向內地、帶動區域發展進而解決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問題為主要方向。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方向是面向國際、與港澳協同發展,進而在全世界配置資源以解決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問題為主要方向。

孫久文續稱,粵港澳大灣區更多強調國際化經濟,可以更深度地加深香港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融合,以香港為龍頭,引領灣區經濟整體上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早在10年前,就有相關研究機構和專家提出「深港合作共建國際化大都會」,「即使迄至今天,我認為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他認為,深港首先應該同城化,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減少人為障礙,讓人員來往更加便利,經貿關係更加暢通;二是相向發展,以深圳河為紐帶,以前海區域為核心,發展深港共建的自貿商務區;三是產業融合。目前,普遍認為香港產業空心化問題很大。「香港是製造產業空心化,並不是什麼產業都沒有。」他說,正因為香港當前的產業優勢在金融、地產、貿易和商務服務,就更需要與大灣區的製造業地區特別是深圳實現融合,為這些地區走向國際化經濟服務。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