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多部門查吊船「流星錘」

2017-08-25
■警方及多個部門人員昨日到紅磡漆咸道北昇御門高空吊船變「流星錘」現場調查。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警方及多個部門人員昨日到紅磡漆咸道北昇御門高空吊船變「流星錘」現場調查。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翔)「天鴿」襲港期間,紅磡昇御門高空吊船變「流星錘」,反覆擊毀多個單位的視頻瘋傳,幸好未造成傷亡事故,警方及多個部門人員昨返回現場調查,當中至少4個單位的外牆及玻璃窗受損,估計維修費高達100萬元。工聯會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相信是由於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未有將吊船升回天台固定位置引致,大廈物業管理亦涉疏忽監管而造成。他呼籲吊船從業員汲取教訓,收工時必須依規收起吊船,尤其颱風來臨前必須做好防風檢查。

疑涉工人違規 管理疏忽

勞工處處長陳嘉信出席一個場合時表示,根據指引,吊船需被扣穩及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大風,正與相關部門跟進及調查事件。

周聯僑昨日與工聯會職安健協會副主席葉偉明及吊船資深從業員楊家俊接受電台訪問,分析意外成因。楊家俊估計,是有工人為方便第二天工作,收工前沒有將吊船收回天台固定處,僅將其泊於大廈工作平台,且沒有繫好固定裝置,到前日颱風吹襲,固定吊船的繩索被吹斷,引致意外。

他續說,吊船呈「兜型」,頗為「食風」,平時高空工作時遇到陣風也會劇烈搖晃,何況是颱風。

周聯僑表示,意外暴露業內陋習,因按勞工處條例,吊船操作完畢後必須升回天台固定處鎖好,但有工人為貪圖第二天工作方便,往往僅將吊船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以免第二天還要上天台開鎖放吊船,「實際上天鴿來臨前,政府已發佈足夠警告訊息,工人們顯然欠缺防風警覺。」

他希望事件令工人們警惕,收工前一定要依足條例收起吊船,否則屬違法行為。他續說,物業管理公司有責任在颱風來臨前做足防風措施,是次管理公司顯然欠缺相關經驗,未能發現並督促收回吊船。

吊船證實從工作平台斷纜

葉偉明指出,吊船操作一直存在安全隱患,工會關注組已多次呼籲政府立法,在大廈預留通外牆的維修通道,減少使用高空吊船。他續說,近年因颱風引致的工業意外已大為減少,因為業內的安全意識提高,打風前都會先做防風檢查,是次罕見強颱風吹襲,僅發生數宗倒棚架意外,顯示預作防風檢查的機制見效。

昇御門管理公司信德物業則表示,颱風來臨前已採取必要措施,加強鞏固各設施,包括肇事吊船,當時存放於3樓工作平台的吊船,有一條安全繩索折斷,以致吊船被捲出樓宇外懸空垂吊,波及3個單位的窗戶。管理公司正協助受影響單位業戶,及盡快處理維修與善後安排,並委託承辦商及保險公司徹查事件。

警方九龍城刑事調查隊及多個部門人員,昨晨返回昇御門繼續調查,現場所見肇事吊船組件仍未拆去,管理公司人員用繩索固定在窗框邊,其間人員登樓蒐證後,再往對面一間學校的天台,離遠對受影響的住戶單位拍照存檔,逗留約1小時後離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