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重建置業階梯 化解社會戾氣

2017-10-06

楊華勇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由特首林鄭月娥領導的新一屆政府,銳意透過多管齊下方式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致力重建置業階梯。她計劃從土地供應茪漶A通過新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集各家之大成,在18個月內訂定香港發展土地的優先策略;短期則以首置上車盤、貨櫃屋和共享房屋來增加小型單位的供應,紓緩市民的「樓荒」。令人鼓舞的是,政府的構思獲得民間及商界積極回應。社會各界均期望政府能解決住屋問題,並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具體的方向及措施,化解市民的戾氣。

「安居樂業」是市民大眾的共同願望,可是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要覓得理想的安樂窩,對於不少基層市民甚至中產人士來說,可謂「難於上青天」。樓價持續高企,年輕人難以儲到足夠首期上車,中產人士的換樓計劃被迫擱置,公屋輪候時間頻破紀錄,租金呎價持續創新高,也引伸出茤苤B板間房等問題。可見萬家燈火,都為住屋問題煩惱。

從政府最近積極研究推出首置上車盤、「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以及引入貨櫃組合屋等新措施,可見當局決心透過靈活多變和大膽創新的方法,針對不同的人群,制訂多項方案,採取各種手段來應付市民的房屋需求,做到急市民所急。倘若相關構思設計得宜,運作得當,除有助紓緩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更能幫助不同階層的市民重建置業,實現安居樂業的願望。

必須增加土地房屋儲備

政府的新思維得到各持份者積極回應,其中「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將由社聯牽頭成立中介平台,由公益金及社創基金撥款逾6,000萬元支持營運,目標在3年內募集500個單位作為過渡性居所,預料將會有1,000個住戶受惠;社聯亦表明會研究類似貨櫃組合屋的臨時房屋構思,希望明年可提供予正長期輪候公屋的單身人士入住,亦有私人發展商願意出租土地配合;至於首置上車盤方面,已有發展商表態,表示願意與政府合作,可預留新樓盤的部分單位作為「首置盤」,協助年輕人上車。

當然,要真正解決居住問題,歸根究柢,必須增加土地房屋儲備。政府針對有關問題而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已列出12個選項,作為增加建屋土地的重要來源。專責小組早前已舉行首次會議,預計明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就土地供應選項進行廣泛公眾諮詢,將收集到的意見帶回小組內討論,最快於明年第三季尾至第四季初向政府提交報告。

誠然,小組提出的增加土地儲備選項,或多或少會受到環保人士質疑,包括填海造地、填平水塘、發展郊野公園等。其實,部分位處地區邊緣的綠化地帶或郊野公園,由於附近已有社區配套,具有一定發展潛力。例如大嶼山東涌和元朗洪水橋等地,本身已是發展得不錯的新市鎮,若能發展附近的邊緣綠化帶,可較快變成熟地,有較高的成本效益。

社會長期爭論,如何在保育與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我們當然希望盡量保護高生態價值的「自然保育區」,但位處地區邊緣的低價值綠化地帶或郊野公園,倒是有討論的空間。施政報告將於10月11日發表,預料房屋問題將是重中之重。筆者期望政府的房策新猷取得進展及成效,增加短、中、長期的房屋供應,重建市民的置業階梯,讓市民能夠逐步實現愈住愈大、愈住愈好的夢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