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達智
不似經理人年年生忌或死忌都為其精心安排紀念活動的張國榮;也不似歌迷自發,以表心跡搞大型活動的梅艷芳;更不似人散後,一灣新月天如水沉靜的羅文。既沒有精心策劃搞活動的經理人,也沒有熱情奔流不散的歌迷,卻又未至於被冷淡遺忘;陳百強(Danny)斯文,他的粉絲們都斯文,看似無聲無息,原來心中常繫,Danny是他們永遠的漣漪。
朋友飯聚,聊到夜遊,驚覺今人玩樂模式已非舊時Clubing、跳舞,過去不少人在黑暗中期望交友曙光。啊,已經無人跳舞!交友這個環節也已上網,像一切買賣,網購獵捕了今人的心靈,透過自作的假象相互標榜遠 離 事實的自身 條件,投 向浮 沉人海。
商場的購物人潮近年大倒退,內地尤甚。過去社交熱場Disco已在香港消失,聽說除曼谷、馬德里、巴塞羅那等等活樂氣氛仍重的城市,過去台北、東京、紐約、倫敦、巴黎之類夜精出巡都會縱或跳舞場所未完全消失,也已退役得七七八八;真的無人跳舞?自古人類表達歡愉或哀愁的身體語言--舞蹈,已從我們的天性離散,餘下只是舞台的表演。
念陳百強,相連想起蘭桂坊未曾變身日後亞太地區酒吧街的先賢--Disco Disco,簡稱DD。有人稱讚盛智文為蘭桂坊之父,他對這中環背後小區發展功不可沒,然而在我十分年輕的上世紀80年代,居住蘭桂坊小樓頂的歲月,入夜就只有一群群人進入DD,點綴了夜街。在此之前,Mad Dog酒吧、DD興旺之後出現97',再之後才是盛智文經營的California。
DD可是一個時尚年代並人物的搖籃,從這裡接觸流行事物成為日後娛樂藝術創意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不少從這裡出發。對陳百強而言,DD豈止是個玩樂場所?那是他起碼半個家,巨星背後是一顆寂寞的心。
當時我們約同少年遊,當然常見。不少與他陌生的眾生,一星期七天可能在DD碰上他五晚,真是一個不用支付薪津的勤奮員工!
歌台舞榭已散,陳百強已逝;那時也蒲DD的張國榮、梅艷芳、羅文全數離世。舞,我們、大家都不再跳了,這紅塵還有啥值得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