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我們到達江蘇鎮江焦山是一個雨後初晴的日子,焦山又稱文化之山。古樸幽靜的焦山,是萬里長江中唯一四面環水的島嶼,它碧波環抱,林木蓊鬱,滿山蒼翠,宛然碧玉浮在江中。乘輪渡十幾分鐘就到焦山,只見浪花拍打茖漵丑A葦葉婆娑,連丘疊嶂,阡陌縱橫,偶見鷗鳥掠水而過,好一幅靜美的畫卷。
施耐庵在《水滸》裡寫道「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裡,不見形勢,謂之山裹寺。」入山門,是對聯的橫披「海不揚波」,為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書,「海不揚波」在佛教裡是清平世界的意思。
焦山玲瓏秀雅,有茼菬酊瑪W特之處,焦山的碑刻,篆、隸、真、草、行各種字體皆有,或蒼古峭拔,或縱逸奇深,或嚴整舒朗,或渾然厚重......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因此焦山又稱書法之山。
有「碑中之王」之稱的曠世奇碑--「瘞鶴銘」,就出自焦山。相傳《瘞鶴銘》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他愛養鶴,他帶來的兩隻仙鶴,卻相繼死於焦山。這讓王羲之十分傷心,他用黃綾裹了仙鶴埋在焦山的後山,並在山岩上寫下了著名的《瘞鶴銘》以示悼念。因其書法絕妙,當即被鐫刻在山西岩石上。後因岩石崩裂,墜入江中,到清朝康熙五十一年,才從江中撈起原石,但僅存下八十六個字,仍可見字體瀟灑蒼勁,確是稀世珍品。
喜歡焦山漫山遍野的竹,這裡的竹秀麗之餘,別有一種骨氣。踏在靜謐的竹子掩映的小徑上,竹影婆娑,清風徐來,沙沙的竹音聲似連綿的雨聲。恍惚間,一縷幽遠的鐘聲從竹林深處傳來,那是山上寺院的鐘聲。說到竹,不由想起竹聖鄭板橋,山路途經別峰庵,別峰庵就是鄭板橋曾經讀書的地方。
吸江樓聳立於焦山東峰絕頂,登樓遠眺,長江風光盡收眼底。清代名士齊彥槐有詩讚曰:「東望海漫漫,扶桑湧一丸。曾登岱岳頂,不及此樓觀。水氣連天白,霞光照壁舟。遙聞 曙鐘 動,江 闊 萬 鷹 盤。」
焦山是一座雅致的小山,有蚇@濃的文化氛圍。古樹b蘢,古剎梵音,古碑薈萃。鐘聲悠悠,讓人有點飄然出塵的感覺,如果你為生活累了、倦了,就來焦山修心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