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古典精華】《論語》三則

2017-10-18

雍也第六

子貢ヾ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ゝ!必也聖乎ゞ!堯、舜其猶病諸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ぁ,可謂仁之方あ也已。」

憲問第十四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ぃ?忠焉,能勿誨乎?」

憲問第十四 又

或曰:「『以德報怨い』,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題解

本課選自《論語》,版本據《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分別為《雍也》第三十章,《憲問》第七章和第三十四章。從內容上說,雍也》選章言求仁之道,《憲問》選章第七則言上下交往之道,第三十四章則論報怨與報德之道。

注釋

ヾ 子貢:孔子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小孔子三十一歲。

ゝ 何事於仁:不再是仁不仁的問題。

ゞ 必也聖乎:(一定要我說的話, )他算得上是個聖人了。

々 堯、舜其猶病諸:堯、舜,傳說的兩位上古聖王,也是孔子所崇拜的人。句謂連堯舜恐怕也要自愧未能完全做到。

ぁ 能近取譬:能夠近取諸身,拿自己作譬喻去了解他人。

あ 方:方法。

ぃ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此章說,你如果愛一個人,能夠不讓他勞動麼?你如果盡力替一個人設想,能夠不訓誨他麼?「誨」字在《論語》中指師長對學生、子弟的個別教誨。由此可見,「忠」的對象可能是下位的人或晚輩,並不如後世所指的只限於下位對上位、晚輩對長輩的德性。

い 以德報怨:怨,怨懟。用恩惠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怨懟。《老子.六十三章》也有「報怨以德」的說話。

書籍簡介︰本書所收錄的各體文章都依時代排列,並按程度深淺,分為初、中、高三冊。讀者在理解古文的要旨之餘,又能領略名篇的時代背景及文學地位。■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