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大地 > 正文

布達拉宮「粉刷換裝」 已延續逾300年

2017-10-28
■工作人員採用電動噴灑技術粉刷布達拉宮。 中新社■工作人員採用電動噴灑技術粉刷布達拉宮。 中新社

西藏布達拉宮是著名的藏式古建築群,從10月25日起,布達拉宮一年一度傳統的「粉刷換裝」拉開序幕,這種傳統的「粉刷換裝」已經延續了三百多年。據了解,這一工程將持續約十天左右。 ■綜合央視網及新華社報道

布達拉宮每年的「換裝」,是按照布達拉宮古建築群的建築結構,依次對白宮、紅宮、門窗進行粉刷。

根據傳統,每年在拉薩雨季過後、冬季結冰前,布達拉宮都要進行牆體的粉刷工作,以便更好地保護這一古老建築。到如今,每年粉刷布達拉宮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延續了三百多年,這也成為吸引遊客參觀的內容之一。

自發參與 市民各司其職

在粉刷現場,布達拉宮工作人員和自發參與的市民備好工具,各司其職:工作人員將紅土、白灰等材料先行搗碎,然後經過篩、攪拌、稀釋等環節,塗料便問世。製作出來的塗料隨即裝在市民的塑膠桶中,運往粉刷場地。按照習俗,「布達拉宮」的粉刷,由白宮、紅宮、黃宮的順序進行,最後粉刷門窗的黑色邊框。

50歲的香港遊客黃國強進藏已有一周時間,遊覽布達拉宮見到了古老建築的「換裝」工作。黃國強激動地說:「幸運的是,我見到一年一度的粉刷工作,建築材料比較特別,很有意思。」

材料微調 配方貼近傳統

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貢嘎介紹說,每年一次的粉刷首先是為了整個建築的美觀,第二是為了保護牆體的建築,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粉刷所使用的白灰跟紅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築防水功能起到強化作用。

與往年略有不同之處是,布達拉宮今年對粉刷用材料進行了微調,在以往材料的基礎上,特別添加了牛骨膠等成分,這種調整更加貼近傳統原料配方。

貢嘎表示,這個牛骨膠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添加配置的,主要就是為了增加這個原料的黏性,就是完全按這個傳統原料配比,來做這方面的一項工作。

布達拉宮是藏族建築藝術的典範,始建於公元7世紀,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1994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