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 美國全球策略資訊華盛頓辦公室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級研究員
十九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回顧過去5年,中國已然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引擎,其現代化程度的提升更是令人讚歎。但相應的,中國也面臨着更加繁重的世界責任--經濟領域的職責固然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但是全球性的戰略層面的責任則更加引人注目。
以往曾有政治家聲稱,世界歷史絕非由赤道以南的國家所書寫--換言之,歷史的進程是由北半球國家(特別是所謂「西方力量」)決定的,所謂「發展中」國家在其中並無發言權。然而,中國的崛起對這一論斷形成了根本性的衝擊:世界話語權開始因為力量對比的改變而日益向中國、向與中國緊密關聯的整個發展中世界發生傾斜。這種局面的變化導致了部分西方人士的恐慌:沉浸在舊有的冷戰思維中,這些所謂的西方專家將世界權力關係中的一丁點改變都視作對自身利益的威脅,故而他們力圖抑制非西方國家的發展,全力避免世界範圍內政治結構的變化。
在美國媒體解讀十九大的報道中,這種由地緣政治變革導致的恐慌也可見一斑:針對習近平主席和他所提出的主張,各種奇奇怪怪的言論都能見諸在報端,甚至有些文章一讀就知道是在十九大之前就寫好了的。對於這些媒體而言,他們裝作「知道」自己該寫些什麼,卻只是在不斷套用一些從未更新過的範本,根本不考慮政治實際的變化。
幸運的是,立足中國的外文媒體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他們也承擔起應有的國際責任。比如,《人民日報》和《中國日報》採訪了黑爾佳.策普.拉魯什等中國在西方世界的朋友,刊登了一系列十九大相關的調查與報道,這些有助於打破所謂西方主流媒體對這次會議資訊的壟斷,避免了他們設定的話題佔據主導地位。
而且,不同於《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乏味的、描述性的報道,在中國媒體的文章中,針對十九大所提出的重要議題,有密集而豐富的討論;中國的網民以及他們的評論,在全世界都可能是最為生動與具思辨性的。
我們高度期待,中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革能夠不僅僅影響到發展中世界,為那裡的快速發展帶去新的理論與動力,更可以影響到我所在的美國。這樣的偉大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確確實實存在過、我們的祖先也曾親身經歷過,但是我們自己卻已經忘掉了來自本國歷史的寶貴經驗,我們的人民也在變得故步自封。
只有回歸到我們的歷史根源、回歸到在林肯或是羅斯福時代下的偉大與光榮,我們才能恢復我們的道德價值,重振我們的工業力量。如果中國能夠在幾十年內推動7億人口脫離貧困,我們難道就不能向他們學習,來改善底特律、洛杉磯或是紐約的貧困問題嗎?如果我們能夠虛心去學習這些,我們就應當意識到:在當前世界的發展中,中國更多的是我們的朋友而非對手。
我衷心希望,習近平主席對於合作與包容的論述能夠獲得特朗普總統的回應,也希望習主席所多次強調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目標能夠最終成為現實。在11月兩國元首即將進行的會面中,特朗普總統有着前所未有的機遇來與中國領導人建立一種深切的聯繫,從而推動人類整體的持久進步與持續發展。
總統先生,請務必珍惜這一次機會!
(本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學術合作部實習生傅成昱翻譯,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