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議員倡考慮噪音環評

2017-11-08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在5幅近岸土地填海。離島區議員鄧家彪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不少區議會基於擔心改劃社區用地作興建住宅,增加當地交通及社區設施的負擔,社會對開發綠化地亦有意見,倒不如大刀闊斧填海,但需要尊重大嶼山一帶中華白海豚活動地帶。有環保組織表示,填海是最後的手段,促請政府即使決意填海,亦必須確保避開有生態價值的地方。

鄧家彪表示,今次專責小組建議的數個填海地方俱在大嶼山北部,相當接近機場位置,建議政府必先進行「飛機噪音預測等量線」,確保填海位置不會受到飛機噪音影響,否則屆時不適合作民居便是得物無所用。他指小組亦建議在大嶼山中部水域填海1,000公頃,擔心一來工程浩大昂貴,日後亦需花很多錢興建交通接駁。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向來支持大幅度填海,免卻收地、賠償及安置的爭拗,以節省時間興建房屋。他建議政府為5幅建議填海的地方進行環評報告,讓公眾了解各處的生態環境。不過,他擔心屯門龍鼓灘周邊有污水處理廠,擔心日後即使填海,「又是否適合用來做民居?」

環團冀盡量保留生態海域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海洋保育)李美華表示,今次小組提及的地點,土木工程署早於3至4年前提及用來填海,「只能說填海是最後的手段,因為填了就無法回頭。」

她指若填了天然的海岸線,魚類是無法棲身在人工石頭旁邊,促政府盡量保留具生態價值的海岸線。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