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文森) 香港貧窮問題日趨嚴重,扶貧委員會昨日公佈最新貧窮情況,去年本港貧窮人口多達135.2萬人,按年增加7,000人,貧窮率達19.9%,創2009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平均每5名港人便有1人生活於貧窮線以下。在特區政府推出長者生活津貼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等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跌至99.6萬人,貧窮率降至14.7%,連續4年少於100萬人,但按年增加0.4個百分點,亦是4年新高。政務司司長、扶貧委員會主席張建宗坦言,人口老化抵消政府介入措施的力度,面對人口高齡化,相信未來貧窮人口收窄的空間不大。
扶貧委員會昨日公佈《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及最新貧窮線,去年貧窮戶達58.2萬,貧窮人口達135.2萬人,俱錄得按年增加。然而,由於香港「貧窮線」是採取相對貧窮的概念,加上去年經濟溫和增長,以致貧窮線水平上升,其中一人及四人住戶月入少於4,000元及18,500元便界定為「貧窮」,高於2015年的3,800元及17,600元。
人口老化衝擊扶貧政策成效
在政府恒常現金政策(即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等)介入後,成功協助35.2萬人脫貧,貧窮人口跌至99.6萬人,但仍較前年的97.1萬人為高。報告指出,去年港人整體工資升幅為3.7%,但收入最低的10%僱員收入增幅達4.7%「跑贏大市」。
報告指出,隨着經濟增長,在職住戶貧窮率遠低於整體並維持有紀錄以來的低位。非從事經濟活動的貧窮住戶高達77.3%,當中60%為長者,其貧窮率為整體水平的4倍,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仍較2015年增加22,500人,主要因貧窮長者增加所致。張建宗坦言,人口老化帶來的結構轉變不能逆轉,衝擊政策介入帶來的改善,承認在人口高齡化下,貧窮人口收窄的空間小。
張建宗有信心明年顯著改善
近年政府用於社會福利開支大增,由2013/14年的516億元增至2016/17年的638億元。其間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低津及優化長者申領綜援安排,惟政策介入後的貧窮人口不跌反增。張建宗指出,人口老化,雙老家庭造成小型住戶增加,推升貧窮人數,因貧窮線用收入來界定,每年有數萬名長者退休沒有收入,但部分人仍有資產。
張建宗指出,政府沒有水晶球能預知未來的長者貧窮狀況,但明年將推行優化長者生活津貼,香港按揭證券公司亦有終身年金計劃,「現時約有10萬名符合資格領取優化長津的人處於貧窮組別,有信心2018年長者貧窮情況能有顯著改善。」他否認不推行全民退保,且鼓勵長者重投勞動市場是「殘忍」,指不少「少老」身體狀況健康,只是讓他們「多一個選擇」重投就業市場。
除了更多長者住戶墜入貧窮線,青年的貧窮率在政策介入後亦按年增1.1%至近4,000人。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首席經濟主任吳慧蘭表示,18歲至29歲的青年貧窮人口中86%並無從事經濟活動,大多為搬出家庭的學生,他們甚少申領政府福利。
梁志祥促放寬長者津貼門檻
扶貧委員會成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政府派發現金援助,惟貧窮人口仍高達99萬人,情況嚴峻,且政府於過去3個財政年度合共投放1,107億元卻依然未能成功調低香港貧窮率,令人失望,也質疑政府現行扶貧措施缺乏聚焦,未能有效地幫助市民脫貧。他認為政府未來或需向長者增撥現金福利支援,並應針對長者貧窮情況從速考慮放寬「長者生活津貼」申請門檻。
社聯表示,去年貧窮長者人口高達31.5萬人,政策介入後仍有近22萬人,情況令人憂慮。社聯指出,現時退休保障不足下,長者收入遠低於在職住戶,將持續推升貧窮率及貧窮人口,促請政府重新考慮全民養老金制度,並取消提高長者綜援申領年齡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