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診療一體】診斷治療同步 成像實況觀察

2017-12-12

現有的醫學主要是先檢測疾病,再進行治療,結合納米科技的醫療技術卻可突破傳統,實現「診療一體」,即結合診症及治療,透過納米材料的設計和建構,將現時臨床診斷和治療兩個原本是分離的過程,結合在納米載體上,令它實時、精確地診斷病情,並同步釋藥進行治療。中大物理系教授李泉解釋指,透過傳統的影像學科技,如X光、磁力共振成像(MRI)等,令醫生看到納米載體釋放藥物的情況,更可在治療過程中監控療效。

近年納米技術的研究引起國際間生物醫學學者的高度重視,令它有望成為精準治療的重要策略之一。納米生物影像可分為光學成像、磁力共振成像、聲學成像及電腦斷層掃描成像等,不少科學家會將不同的成像技術結合,應用在納米載體之上,以進行診斷,並獲取腫瘤的性質、大小及位置等信息,協助醫生進行治療。

李泉舉例指,治療癌症需要為病人使用幾種藥物,故可將不同藥物載於納米粒子中,當納米粒子進入目的地後先釋放一種藥物,相隔某段時間後,再釋放另一種藥物,而這過程可透過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成像方法觀察。即是將試影劑加入納米載體中,最理想的情況是通過CT成像,觀察試影劑的情況,以得知藥物釋放的數量,實現「診療一體」。

雖然相關技術不斷發展及改良,但要將現有生物影像技術融合納米載體屬一難題。李泉指出,要進行「診療一體」研究,需要在「療」的基礎上再加上「診」的功能部件,但如何有效配入「診」的部件,使納米載體能夠跟蹤檢查,又不干擾治療,並要與現代醫學診斷手段接軌,是研究的一大困難。

李泉與團隊使用傳統技術,如X光和磁力共振(MRI)等作為診斷腫瘤的方法,並會開發新的分析方法,協助分析收集得來的數據,同時要設計和構建納米異質結構,令納米載體做到治療的效果。她指現時研究尚處於初步研究階段,仍有待跟進。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