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古典瞬間:成吉思汗留在寧夏的未解之謎

2017-12-23
■成吉思汗銅像。■成吉思汗銅像。

■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尚勇

近日,一位友人途經內蒙古鄂爾多斯前來寧夏,說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且十分肯定地告訴本報記者,成吉思汗的陵墓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境內。難道,這個對於全世界來說的難題解開了嗎?在查閱一番資料後,發現答案並非如此!

13世紀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開創了蒙古歷史的新紀元,對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和世界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中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

他的一生在戎馬生活中度過,揮軍征服中亞和歐洲東部,一直征戰到現在的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地,征服了大小四十多個國家,在歐亞兩大洲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國。然而關於成吉思汗的葬地和陵園,一直是歷史學家們爭議並十分感興趣的話題。

成吉思汗葬地至今難尋,由於蒙古的安葬習俗和保密傳統,使葬地確切地點的考察成為十分困難的事。近200年來,世界各國有100多個考察隊尋找過這位偉人的陵墓,都以失敗告終。日本、美國的考古專家甚至動用了衛星探測工具,也未能找到成吉思汗實際葬處的蛛絲馬跡。時至今日,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加入到了尋探之列,其中以日本、美國、俄羅斯、韓國和台灣最為積極。

關於成吉思汗的葬地,《元史》上給出的答案也只有四個字「葬起輦谷」,比描述成吉思汗死亡經過的20個字,還少了16個,真可謂惜墨如金。

如果想要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就一定要了解成吉思汗的死亡時間及原因。蒙古征夏之戰是成吉思汗戎馬生涯中最後一次戰爭傑作。此時成吉思汗年事已高,不能每戰必到,只作整體戰略規劃設計。公元1227年春,按照成吉思汗既定戰略部署,西征的「常勝將軍」速不台揮師南下,給西夏後背之間插了致命的一劍。這時的成吉思汗已住在海原的「哈老徒行宮」裡,直到逝世。

關於成吉思汗死因的種種猜測:

一是得痛風病而死。據《黃金史》記載:可汗進軍西夏,哈薩爾回宮請李氏漢人醫治腿腳之痛風病,雖有好轉,但渾身乏力,逐漸衰弱,於丙戌年冬天殯天。這就是說,在北還進軍西夏的途中,成吉思汗患上了「痛風病」,經李氏漢人醫治無效而殯天的。

二是墜馬跌傷而死。《蒙古秘史》說:成吉思汗於1226年秋天,帶茪狺H也遂去征討西夏。冬季打獵時,不想他騎的一匹紅沙馬,卻讓一匹野馬驚了,導致沒有防備的成吉思汗墜落馬下受傷,當夜就發起了高燒。1227年7月「不豫」,病根即在此。

三是中流矢而死。傳說成吉思汗在1227年攻西夏天都寨(今寧夏海原縣)的城池時,被西夏將領用帶毒的箭頭射中而亡。後來,這支西夏的鐵箭頭被大元皇帝忽必烈確定為「蘇勒錠」(即成吉思汗靈魂附茠咫孛q)而保存下來。  

這幾種說法,第三種說法與寧夏海原有直接的關聯,既有正史記載,又有傳說為證。而第二種說法,與海原亦有牽連。

一般人可能認為,成吉思汗就葬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境內,那兒有成吉思汗陵。實際上這個建築俗稱「八白室」,即八座白色的帳氈,裡面供奉的據說是成吉思汗的弓箭、馬鞍、畫像、密檔之類,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塚,而且過去是可以移動的,並不固定一處。蒙古人為了便於供奉和祭祀,建立了供奉其英靈和遺物的陵寢。這是極為特殊的適應遊牧民族特點的可以移動的陵寢。成吉思汗陵寢的建立,形成了蒙古人「只祭陵寢,不拜陵墓」的習俗。可以說,「八白室」是祭祀之地,是陵寢的象徵。密葬加薄葬,無多少財富可取,盜墓沒有意義,這大概是成吉思汗最聰明過人的地方之一吧!真身在哪裡,誰也不知道。成吉思汗駕崩之後,迄今近800年,這個謎底依然未被解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