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聖類斯中學自1927年起,由天主教慈幼會中華會省接辦,90周年校慶的活動放在2017至2018年度學年之內,故此許多重頭戲都安排在今年舉行。先前90周年晚宴,筵開二百餘席,據說打破了香港中學的紀錄,成績驕人。我校歷史不算最悠久,勝在校友特別團結,母校有什麼活動,總是能夠一呼百應。
剛參觀過同屬90周年校慶活動的藝術展,囊括幾十年來教職員、校友和同學的書、畫、雕塑和攝影作品。展覽以曾希穎、葉哲豪兩位老師的作品為主,余生也晚,入學時兩位早已退休。在展覽廳遇上「青年慈父」黃光照神父,黃神父除了傳道和教學任務之外,主力在於青年輔導工作,遂有此特別的外號。打過招呼之後,就不再打擾,各看各的。回想有一年「青年慈父」笑謂:「潘 國 森的中文該不是在聖 類 斯習得。」我便回說,畢業離校之後當然也有自修,不過基礎都是在中學時代打好。
見到吳國翰老師的《松陰策杖圖》,老師人稱「翰叔」,長期任教高年級化學科,昔年母校預科班是全理班,當時所有理科生都必修物理、化學兩科,換言之我們許多屆校友都是翰叔教過的。一看此畫簡介,不得了!原來還有何公的題詩!(圖)詩云:「寥寥人境外,落葉亂紛紛。溪冷泉聲苦,高松鶴不群。」下款是:「集唐人詩句,學敏。」我們那個時代,小學的中國語文科稱為「國語」,我在中一和中二兩年都是何學敏老師何公教國文和中史兩科,所以何公實是我第一位國文老師。集前人詩句,比起自己創作還要難得極多!要合詩律不在話下,難是難於在許多位前代詩人的作品之中,集齊供自己要吟詠的事。何公此集句,是「平起首句不入韻」的格式,二四句句腳紛、群兩字,押平水韻「上平十二文」韻。
「寥寥人境外」出自祖詠《蘇氏別業》五絕的第七句。「落葉亂紛紛」出自劉長鄉《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五絕的第二句。「溪冷泉 聲苦」出自高適《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五絕三首第一首的第五句。「高松鶴不群」出自賈島《宿山寺》五絕第六句。如潘某人這樣疏於在詩詞韻文用功之人,對祖詠其詩其人,其實還是蠻陌生的。四位詩人除了賈島是中唐詩人之外,其餘三位都活躍於唐玄宗時代。
有學長攜眷參觀,「師嫂」問:「何以畫作者名字旁邊註有62年,畫作卻在59年?」我便充當臨時講解員,指出學校或以入學年份標示,或寫畢業年份,我校習慣用後者。換言之,翰叔是1962年在母校畢業,此畫作於己亥,即是1959年了。師嫂又說,怎麼以前的中學生可以這麼「厲害」,我又作解人,說道那個年代學生沒有這麼多娛樂,有老師肯免費教,學生自然願意多付出。
展覽的介紹說明曾希穎老師教中國畫,何公偶然過訪,信手題詩。下一回見到翰叔,倒要問問,何公是初看翰叔此畫作的完成品便即場題詩,還是一直在留意翰叔此作,等到畫成才題?若是前者,何公的詩才真是了不得呀!(潘按:論「通識教育」續文順延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