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林燕妮仙遊,觸動港人的心。身邊三十歲以上的,近日手機必會收過或轉發她離世那天和翌日的《明報》最後專欄。人已去而文字仍如常見報,確有音容宛在的超現實感。
論文學成就,林當然不及也剛逝去的劉以鬯和楊絳,但對一般港人,她又更親切更叫人唏噓。畢竟多年來寫作無間,在《明報》也天天一文,經歷幾個世代。她是香港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風華歲月的先驅人物,既熟讀《紅樓夢》和舊詩詞,又留學美國修遺傳學,沉浸西方文化如魚得水,回港後旋投身電視新媒體和廣告界,更成功創業,將一手帶大的廣告公司賣盤給國際級企業盛世廣告,實現多少創業人心中亮麗的Exit Strategy。即使不計她與前夫一段婚姻,和後來跟黃霑的戀情,她都是個人物。而她弟妹先後因癌症不幸早逝,也處處提醒我們諸行無常,人生有漏。
有人或嫌林的文字流於通俗,不入嚴肅文學,我倒覺得可看闊點。她對塑造香港戰後新一代女性身份,絕對是股成型力量Formative Force。「港女」一詞現多貶意,如貪錢、實際、不夠溫柔之類,這是某種男人的怨氣視點。其實林燕妮的全盛期,我們作為小讀者、看倌,在她和其同代人身上,見到的是實力、自信、有原則,不忘中國傳統文化,又熱衷與世界接軌,盡情享受時尚,忠於自家美學,也不忌世俗眼光而從容當其小三。港女另一特質就是義氣,江湖救急義不容辭,敢特立獨行而不招搖。說穿了,就是上續三四十年代的風尚,下接七八十年代的新潮。有人說林燕妮其實骨子裡是男人,我想她的好品質,就是生而為人的應有品質,不讓男或女專美。
但時代畢竟會離她而去,有件小事可佐之。十多年前看過她上無足Y綜藝節目當嘉賓,那時她狀態仍不錯,文章不斷,唯人氣已大不如前,年輕觀眾未必認得她。聰明的她,一出場就自報家門,笑說︰「我係林燕妮,寫文章鶩茤O!」
盛名如林燕妮尚要如此,時代就這樣隆隆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