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緣聚香江 中聯辦員工之窗】大排檔:香港普通市民的精神家園

2018-06-18
■大排檔承載了幾代港人的生活方式。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大排檔承載了幾代港人的生活方式。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人事部 ?汝東

一個城市的發展如同人生的歷程,燦爛與平淡永遠同在。無論如何繁華,總會有一些樸實無華的隱秘之境藏在喧囂的背後,默默敘述茖漕Ч豸薔食磢漪G事。這是普通大眾的生活領域與精神領地,它們獨立於城市的光鮮之外,點綴茷陞囿瘋F魂。在香港,大排檔就曾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存在,它作為香港飲食文化的重要遺產,見證了這個城市的變遷與發展,烙印荋X代香港普通市民的精神寄託。

香港的大排檔歷史悠久,最早始於街頭的熟食小販。開埠之後,隨茷陞奏o展和用工需求不斷增長,不少人從內地來港工作,他們一日三餐大多在工地簡單煮食,那些路邊的熟食小販開始興盛,並借鑒廣東路邊餐飲的經營方式逐漸擴散開來。香港的大排檔多聚集在橫街窄巷或一些空置的地方經營,許多早餐檔五六點開舖,既有白粥、腸粉、油條配上紅豆糖水芝麻糊的中式早餐,也有咖啡、奶茶、三文治的西式風味;中午檔開出魚蛋粉、雲吞麵、炒粉等簡單菜式,下午檔又有糖水;到了晚上飲食則更為豐富。每到晚上收工時間大排檔最為熱鬧,遠遠望去一字排開的攤位黑壓壓的人頭攢動,規模頗為壯觀,有的會持續到凌晨甚至24小時營業。它們在高樓林立下的夾縫中生存,雖然粗糙卻富有生活氣息。

大排檔算不上香港飲食的上乘之選,但其存在的意義並非單純吃喝那麼簡單。在大多數普通市民看來,大排檔的風味不僅來自食物,也來自環境;不僅來自吃喝本身,也來自一種難得的溫馨人情。它是普通市民獨有的精神領地與社交場所,是平民生活樂趣不可或缺的有機構成。在這裡,餐桌之間緊密相鄰,人們卸下白天的忙碌與精神的疲憊,彼此親密接觸,交流更加自然,沒有了城市生活的隔膜與冰冷,沒有了距離與拘謹的禁忌。尤其到了晚上,你能看到白天看不到的另一番景象。在這裡,熟悉的人們可以高談闊論、嬉笑怒罵,不熟悉的人們可以碰杯暢飲、彼此交流。許多在高檔寫字樓工作的白領,也會在快節奏與高強度的間隙,不時來大排檔消遣時光,宣洩壓抑,在普通人的精神世界裡體悟城市的另一番味道。

隨荇犮N更替與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以及市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新生代觀念與口味的轉變,人們愈來愈重視對飲食品質與環境的講究,大排檔的規模日漸縮小。從1979年開始,政府通過興建新街市的熟食中心和公屋下半室外的冬菇亭,將大多數大排檔變成室內熟食檔;另外一些富有特色、經營有方的檔口如鏞記酒家等,則發展為茶餐廳和知名飯店。如今,許多大排檔已沒有傳統的標記,不再具有當年那樣的熱鬧氣息,距離人們印象中的「街邊食肆」愈來愈遠。

聽香港的朋友說,如今可稱作香港最傳統的大排檔,似乎只有中環士丹利街上碩果僅存的幾家,在影影綽綽的黃色燈光下,還保留茪@片綠色頂棚和一個個鐵皮箱一樣的攤位。當他們都離開這一行,無論傳統形式的大排檔還是意義延伸了的檔口,風味都將消失在這個城市的背影中,未來人們的生活裡甚至可能不再有大排檔的概念了。

城市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遷,在造就全新社會生態與存在方式的同時,不可避免會帶走一個時代的印記。香港的大排檔已走過半個多世紀,承載了幾代港人的生活方式,如今只留下歲月的集體回憶和不盡唏噓。正如奧爾珂德所講的那樣,「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

雖然時間在變,環境在變,地點在變,人也在變,但從上世紀一路走來的老香港人對大排檔的情懷卻從未改變,一如對祖國母親的懷抱雖歷經百年屈辱滄桑卻從未淡忘。和一些長者談起大排檔,他們的語氣和目光裡總會流露出懷舊之情。我想,他們所執茠漱ㄥ僅是那種本港獨有的味道,更加懷念的是那種精神的自然融通與情感的無拘交流,懷念那片曾經屬於他們的生活領地與精神家園。

興起、繁榮、沒落是任何事物的必然命運,大排檔的變遷同樣如此,無法挽留。這也許是時代變遷留下的遺憾,也許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成長和發展的必然代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