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隨想國】環保的觀念

2018-06-22

興 國

半個世紀前,一本著作令世人開始注意環保。作品名稱是《寂靜的春天》,作者是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遜,她曾在美國聯邦政府屬下的魚類及野生生物調查局工作了十七年,接觸到的環境問題很多,特別是當時流行的農藥DDT的使用,污染環境非常嚴重,她認為如果繼續惡化下去,未來的世界將會看不到雀鳥、蝴蝶和蜜蜂。

她提出的環保概念,是在那個時代還沒有的新觀點,那時的概念,是人類可以用文明征服大自然。書出版後她受到不斷的攻擊,兩年後心力交瘁與世長辭。但在她去世後,世界各國終於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環保組織在世界各國紛紛成立。美國在該書出版後的十年,即是1972 年禁止使用DDT,同年,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且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

人類環境宣言簽署了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卻在天天喝着塑膠瓶裝水,天天使用塑膠吸管來喝汽水和珍珠奶茶,天天使用數不清的塑膠袋,天天吃着保麗龍製品盛着的外賣。我們看到蜜蜂已經在減少的新聞,更看到鯨魚肚內有幾十個塑膠袋令 牠 不能 吸 收養分而死亡的消息。

我們目前最關心的是人類的排碳量,所以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但最近的新聞報道,比如德國地球之友組織指出,德國海岸新裝設的渦輪式風力發電機,會令某些物種滅絕。比如科學家指出,北美地區如果繼續增設風力發動機廠的話,具遷徙性的蝙蝠,可能會絕種。又如外電報道,美國加州的一家太陽能發電廠,就殺死了數以百計瀕臨絕種的阿氏沙龜,而其強光每年更燒死六千隻大型的鳥如金鵰和紅尾鵟等。

環保的觀念,原來也要與時俱進,切勿把某種觀念變成不能更改而自以為是的神主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