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國家主席習近平3個月內三次會見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顯示中國高度重視中朝友好合作關係,無論國際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鞏固發展中朝關係的堅定立場不會變。事實上,穩固的中朝關係符合中國的利益。
觀察國際形勢需要有全局的眼光,當前的朝鮮半島局勢發展不是孤立的。如果留意到金正恩首次訪華的時機,可以發現微妙的「巧合」。3月22日中午,特朗普在白宮簽署總統備忘錄,宣佈將對中國特定產品額外徵收25%的關稅,價值高達500億到600億美元;並將對中國在美投資設限。3天之後,3月25日,金正恩起程訪華。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以隆重儀式歡迎金正恩。
之後,在特朗普對中國不斷出口術,一再聲稱增加對華貨品徵稅。中國負責對朝關係的中聯部部長宋濤擔任藝術團團長,帶團參與平壤的國際友誼藝術節。金正恩兩次會見了宋濤。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首次會見,金正恩熱情歡迎宋濤,除握手還主動擁抱並設宴款待。3天後,金正恩再次會見宋濤。朝中社報道,「兩人就深化朝中戰略夥伴關係交換意見。雙方討論多個領域的交流和往來,以及深化軍事領域務實合作等問題」。
對於金正恩與特朗普會面,推動半島無核化進程,中方一直給予積極支持。其實,朝美峰會達成的成果,就是中國一直主張的以和平協商解決問題,並且落實核試和軍演「雙暫停」。將「停戰機制」轉為「和平機制」,也是中國的一貫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能走到今天的一步,中方貢獻良多。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已經在推進無核化方面先走一步,主動炸毀豐溪里核試驗場,就是實實在在的無核化行動。朝鮮主動封閉豐溪里核試場,中國的吉林省和整個東北地區,也去掉了一個帶有「核污染」的「定時炸彈」。
當下,國際社會都關注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否順利走下去。目前球在特朗普手上。眾所周知,朝鮮發展核武,是源自其安全受到威脅。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仍面對美韓的巨大軍事壓力。此外,根據1994年10月簽訂的《朝美核框架協議》,美國承諾為朝鮮建設兩座輕水反應堆,換取朝鮮凍結並最終拆除石墨核反應爐,並為朝鮮提供能源;雙方同意在各自的首都設立聯絡辦公室,並最終把雙邊關係升級為大使級外交關係;美保證不對朝鮮使用核武等。
但是,2002年初,小布什就任總統後把朝鮮列為「邪惡軸心」,作為核打擊對象之一,《朝美核框架協議》等同已被撕毀,如同現在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一樣。朝鮮棄核,實際上要看特朗普是否信守諾言。
而從美國遏制中國的地緣政治大棋局來看,特朗普是否真的放棄「朝核」牌?特朗普當下發起對華貿易戰,還打「南海牌」和「台灣牌」,中朝推進雙邊關係,相信也是看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