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實施租管保障「無殼蝸牛」

2018-06-23

文滿林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香港樓價貴、租金貴已經到了癲狂地步,一般打工仔的收入根本沒可能供樓置業。退而求其次申請入住公屋,就算合乎一切資格,也要輪候四五年之久。在此期間,就要面對租住問題。一些業主眼看租市好景,以狂加租手段迫原住客走,租給新租客,往往開口一加就50%甚至1倍。筆者自2010年搬來新界上水租住以來,就數次遭遇這種周折,苦不堪言。

由於租金加幅遠遠超過薪酬加幅,數以十萬計「無殼蝸牛」,除了希望政府加快興建更多的公屋,讓他們盡快「上樓」之外,也希望政府想辦法立例規管租金加幅,不能讓業主隨意亂加,甚至借加租而迫租客走。

有關「租務管制」,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曾經實施過。事關當年當局提供的公屋供不應求,情況類似當下。港英當局就立法定出一條「租務管制」法例,規定業主兩年才能加租一次,而加租幅度不得超過8%,不得隨意加租迫租客走。

實施「租管」收到一定效應,得到不少勞工階層的歡迎,尤其數以十萬計的租住私樓的市民。當年實施「租管」,同樣受到地產業界和既得利益者的極力反對,但當局權衡輕重,予以執行。

到了80年代初,當局放寬租務管制,因當時的公屋興建和供求達到平衡,不少基層市民都能入住公屋,居住問題不再太困難。 

時隔30多年,目前本港住屋困難與上世紀80年代之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需要租住私人樓宇的市民越來越多,要不要實施「租管」,很值得社會各界和當局探討和考慮。如今提出實施「租管」,肯定有人極力反對。港英當局當年能夠排除阻力實施,如今特區政府為何不行?關鍵是當局的考慮着眼點,是落在既得利益者身上,還是落在普羅大眾身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