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演藝蝶影】念高沙教授的點滴(一)

2018-06-29

小 蝶

最近收到一封來自美國同學拉利的電郵,他這樣寫着︰「我很抱歉我是將這個壞消息帶給你的人--我們常常惦掛着的教授高沙教授不幸在他家鄉伊朗遇上意外,在一月已經離開了人世。」

我收到這個消息後,既驚訝又難過,連忙回覆和追問拉利教授致命的原因。他的回答是︰根據學校的報章報道,高沙教授是從他的新房子的露台跌落街上身亡。報章只說是一宗「意外的悲劇」,沒有明確地說出死亡的原因。有的消息說他是自殺;可是,認識他的人都不相信他會自殺。

高沙教授是我在美國唸戲劇藝術時的一位教授。我和拉利一同修了他教授的「莎士比亞製作」和「戲劇評論」兩科,也是他在我們的大學的首班學生。那時候,這位中東學者應該很年輕,但由於他蓄了小鬍子,看來較為老成持重;而且我本來就比他小得多,所以不覺得他特別年輕,只當他跟所有教授一樣,都是比我們有學識的多。

說他有學識並不是誇大其詞。他由學士、碩士到博士學位都是攻讀戲劇藝術,戲劇知識非常豐富,教授學科包括演技、導演、戲劇歷史和理論等。他熱愛戲劇,精力無窮,上課時手舞足蹈,聲音響亮。校方報章形容他聲如洪鐘的程度是即使他關了門授課,走在門外走廊遠處的學生依然可以清楚地聽到他說的話。

每次上他的課,我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因為他所備的課內容非常充足,有很多話要趕着說,所以他說得很快,但這卻害苦了我這名英語並非母語的留學生。因為他不但有口音,而且喜愛用上非常艱深的詞彙。

據我的美國同學說,高沙教授的英語程度比他們更好,所以他們有時候也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加上他教授的兩科都是深奧的戲劇科目,我每次上完他連續三小時的課,不但身心俱疲,而且更覺得自己好像低能兒一樣,我甚至要把他的教學錄音返家重聽。

每個周末,別人都去享受人生,我卻在家中重複又重複地聽着他那把帶着中東口音的聲音,然後寫成筆記。對於一位年輕的小姑娘來說,未免太不爽了。

不知為何,我曾經有一次直接告訴高沙教授我聽不明白他的口音。他被我驚人的坦率態度弄得不知如何是好,竟然禁不住在課堂上告訴全班同學我對他的意見,這下子卻輪到我尷尬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一次,他在校園內碰到我,問我為何前一天沒有上他的課。我很不好意思地告訴他我因為要趕另一科的功課,所以只好缺席一次。唉,那次可能是在我唸整個碩士課程中唯一缺的課,但他卻仍當我是小學生般看待,叫我不要再缺他的堂。我很想增進自己的戲劇知識,當我知道他在另一間院校教夜間戲劇課程後,有一段時間我在夜間特別到那兒旁聽他的課,我現在還記得他如何分析《玩偶之家》一劇。

對於一名只唸了一個學期戲劇科目、廣東話是母語的外國留學生來說,他教授的學科真的非常艱澀,而且他的要求十分嚴格。儘管我在大學所有學科成績都是A級,卻獨是他教授那兩科只取得B級成績,令我難以釋然。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