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七嘴八舌】參展也是「偷師」時

2018-08-20

小 臻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相信是政府建設及營運得最出色的一個場館,使用率極高,展覽一個接一個,活動一項接一項,幾乎長年無休,踏入下半年就更繁忙,旅遊展、書展、動漫展、美食展、電腦展數不完,都是人流極強的活動。

最近,第29屆美食博覽、第10屆香港國際茶展、第3屆美與健生活博覽以及第5屆家電.家品.博覽、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會議(中醫藥會議)在會展同期舉行,前四項展覽雲集近2,100家展商,打破歷屆紀錄。

大會組織了超過100個來自27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團到訪美食博覽及茶展參觀採購,為展商締造更多商機。這就是很人性化的做法,有賣家必須要有買家結合,不可能租了攤位給賣家就任務完成,要協助尋找買家你才能贏得人信心繼續參展。

貿發局亦很用心做美食展,而且愈來愈有進步,美食博覽分為「貿易館」、「尊貴美食區」及「公眾館」三部分,方便不同人士的需要。業內專業買家和公眾分開有利做生意。

有人說好像今年攤位沒有往年多,其實可 能只是指「公眾 館」,如果你去埋「尊貴美食區」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兩館門票有別,「公眾館」絕對是給公眾購物優惠之地,傳統受歡迎食品都在這裡設場,散貨兼宣傳一舉兩得;「尊貴美食區」則是給入場人士發掘好食東西的地方,一些高級食品總不能提供大量試食,但你可以以相宜價錢食到高品質的東西,例如30港元一份西班牙火腿,現場見到有很多人買來試食佐酒。

用媒體人身份特意去到針對業內人士的「貿易館」看看,那裡很不一樣,攤位設計漂亮,人流沒那麼誇張,設有21個地區展館,包括內地多個省市如福建、陝西、吉林、青海以及泰國、捷克、印度、日本、韓國、墨西哥、波蘭及哈薩克斯坦等等,方便買家傾生意,採購食材。全場最給力就是日本、韓國;日本館非常厲害,佔了大半個場,推銷和牛、海產、飲品為主打,設一些簡單講座,攤位設計成日式風格,不少日本人穿上傳統和服彷彿在日本街頭,每個攤位都有一位識講華語的人,方便溝通,實在非常有誠意,氣氛熱鬧,很吸引人;韓國館也甚有氣勢。

內地省市參展的館中,陝西館、海南館的設計及銷售反應似乎不錯,接地氣些,而其他攤位也很大,可惜只是擺放資料展覽板和一些土特產貨品,而且貨品包裝就如平日在商店見到的一樣,那實在太單調了,全沒有為方便展場買家參觀體驗而設的東西,白白失去推廣良機,浪費金錢和時間。所以現場所見冷冷清清,一人坐在攤位玩手機,一副滿不在乎,誰埋來也不理,除非你先開聲問他。這樣被動如何做生意?可能有些是沒經驗不懂得如何做,但你看見同場別人怎樣做也會跟隨立即變通一下吧。

參展除了推銷也是「偷師」之地呀,你看看日韓如何做就明白別人的食品貨品為何能打進許多海外市場?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內地一些地區來港參加美食節或旅遊節通常都是得個樣,面對買家客人很被動,日本人、台灣人最主動出擊。不知是否內地來擺攤都是國家單位搞的,少民企參與緣故,總是少了點「肉緊」抑或出來的不是銷售團隊,是文職人員,非銷售出身的人都較害羞不敢開口推銷產品。

看來需要檢討了,因為別人的場區門庭若市非常熱鬧,你就門可羅雀,到時又埋怨參展沒成效,其實凡事都是有付出才有收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