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今天想記述一件挺感慨的事情。小狸最近混在北京,日前給家汪洗澡的時候,不小心蹭到牠的爪子,腳上破了個小皮兒,隱隱有點滲血。小狸飛速地回憶了一下多年來接受的內地「常識」教育︰「被狗、貓等所有動物咬傷、抓傷、舔舐傷口後都要打狂犬病針;狂犬病一旦發作死亡率100%,潛伏期可達20年......」怎麼辦?是不是應該打疫苗啊?
那一刻,小狸進入異常糾結的心理狀態,彼此撕扯的因素包括:傷口這麼小,只是微滲血,還是自己養了十多年按時打疫苗的狗,且是洗澡時碰的爪子不是咬的,到底要不要打呀?問題疫苗事件剛剛爆出,到底是不打疫苗的風險大?還是打了疫苗的風險更大?疫苗要連續打五針,歷時一個月,這期間如果回香港了,怎麼接針?
問題由此開始,小狸隨後經歷了一場典型的內地百姓求診歷程。
先是查諮詢一頭霧水。在不確定、不知道自己情況如何又當怎麼處理時,全世界人民的第一反應都是「上網查查」,但不同的是,內地之外用谷歌,內地之內用百度。小狸身在北京,只好用百度,輸入「狗抓了要不要打疫苗」後,百度給出的所有信息幾乎都是各種「移動醫生」和「健康網」的意見,每個網站點開都讓人忍不住想起「莆田系」、「山寨」、「電腦會不會中毒」等關鍵詞,更分不清裡面的意見到底是認真的還是「小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複製黏貼?甚至是不成熟的AI機器人答案?如果是別的無關緊要的事也就罷了,現在人命關天,這讓人何去何從?
帶着深深的不信任感,小狸硬着頭皮閱讀那些「醫生意見」,大多數的醫生都信誓旦旦地說「要打的,破一點就要打的,打完注意不要飲酒及吃辛辣食物」,還有一小部分醫生和一些零散的不知出處的科普文章說不用打,說只有被患病的動物咬了才要打。如此,更加不知何去何從。焦慮中,小狸決定,如果有進口疫苗,就打。一來回香港後好接針,二來兩害相權取其輕,打國產疫苗險過被狗抓。
下一步就是確定哪有進口疫苗。小狸在網上找不到注射點的名單電話,只好打北京防疫中心網站上的電話,對方又給了一個公益熱線電話,接線的姑娘很熱情,但她完全不掌握各注射點的藥品情況,她能做的只是一家一家幫找電話。從她那裡要出「定點醫院」list顯然不顯示,小狸只好選了三家離得近的,打過去一個沒人接,另兩個異口同聲說「只有國產疫苗沒得選」。無奈之下,小狸又問了一間私家醫院,回覆說︰「有進口疫苗,印度的,但是要先看急 診,掛號費1,890至3,000元人民幣不等,疫苗每針600元人民幣。」世艱不拆,心累。
這件事的最後解決是仰仗了千里之外的香港。先是一位可靠的香港朋友聽說小狸的困擾後,以其親身經驗告訴小狸,這種情況不用打針,因她此前也曾以同樣情形去過醫院,香港醫生拒絕給她打疫苗,並清晰地告訴她:被家養的、打過疫苗的、沒有發病徵兆的貓狗咬傷都不用打疫苗,在香港打疫苗是很少見的。甚至傷口太小的話,連清理傷口都不用。其次是小狸平靜下來之後,翻牆用了Google,搜索「被抓、瘋狗症」後,在首頁就看到了包括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漁護署、衛生署等政府官方網站的相關詞條,讓人倍感安心可靠。而其引用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也明確說「在與疑患狂犬病動物接觸後」才應該進行相關預防措施。此外,通過Google還看了很多真正專家的科普文章,講得更加清楚。
世艱不拆,如果你知道人艱不拆是什麼意思,那這句你懂的。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