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左手的傑作

2018-08-21
■這書屬理論性質的散文。作者提供■這書屬理論性質的散文。作者提供

黃仲鳴

余氏三書的出版時間為:

《左手的繆思》(台北:文星書店,1963年9月)

《掌上雨》(台北:文星書店,1964年6月)

《逍遙遊》(台北:文星書店,1965年7月)

余光中在《掌上雨》的〈後記〉中自言:「第一興趣是詩,第二興趣是翻譯。」其實,他對散文的興趣卻非常濃厚,他在《左手的繆思》〈後記〉中說:「十三年來(作者按:1963年前),這隻右手不斷燃香,向詩的繆思。可是僅飲汨羅江水是不能果腹的。漸漸地,右手也休息一下,讓左手寫點散文。」換言之,他寫散文是應各報各刊所邀而為,他也是樂得賺些稿費;再換言之,他寫散文,比寫翻譯「輕易」些吧?是乎?

《左手的繆思》是他第一本散文集,第二本是《掌上雨》,第三本是《逍遙遊》,其後他出版的散文集如《記憶像鐵軌一樣長》、《隔河呼渡》等等,我認為都不及這三書,原因只有一個,此三書,影響正在成長中的我。他的散文,不輸其詩,卻勝譯文。

記得,掛在我們口頭上的,有「半票讀者」一詞。這見於《掌上雨》的第一篇〈論半票讀者的文學〉:

「我說『半票讀者』,因為在感情年齡上他們給人一樣『嫩』的感覺,在文學欣賞的角度,仍屬買半票的童年。」

這些「半票讀者」,看的是「半票作家」了?余光中說,他們追捧的是《少年維特之煩惱》、《茶花女》、《茵夢湖》、《小婦人》、《簡愛》;視雪萊、海涅為偶像,「他們寧願捧亞軍甚至殿軍的場,就是閉眼不看冠軍」。當年,我們便以「半票讀者」來指責只看「次級」或「低級」書刊的低端讀者。但於今看來,余光中筆下的「半票讀者」,已相當高級了。每一部文學作品,每一個人的欣賞、評價都不同。做個「半票」,終比「不肯斷奶」的「零票讀者」(不用買票入場)強。

《掌上雨》一書,在余光中逝世後,由封德屏總編所編的《詩壇的賽車手與指揮家:余光中紀念特刊》(台北:文訊雜誌社,2018年2月)中,將它列為「論述」類。不錯,《掌上雨》內容大多是談文論藝,也有談及余光中自己的〈我的寫作經驗〉。但從行文結構來看,這不屬「純理論」的文字,有可觀和值得欣賞的散文格局。正如余光中自己也說:「是理論性質的散文。」

在這三書中,我最愛的還是《逍遙遊》。這書中,好文章不少,如〈下五四的半旗〉、〈儒家鴕鳥的錢穆〉、〈鬼雨〉、〈莎誕夜〉、〈逍遙遊〉、〈九張床〉等,真是讀之再三,可堪咀嚼之至。尤其是〈鬼雨〉,無論在文字和結構方面,都屬上乘,別有新意。我授寫作課程,便選此為範文。

我非十足十的余迷。每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大都受此或彼的影響,余氏三書確影響我甚深。他「右手」寫的詩,我便不愛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