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輝
話說廈門街及汕頭街連接莊士敦道,可是另一端則由於當年灣仔填海的關係,致令地面與皇后大道東呈現高低有別,所以建有石級,車輛遂不可通往皇后大道東;及至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商人顛地(Lancelot Dent)在灣仔海岸興建碼頭以及貨倉,此人除鴉片販賣之外,亦兼營茶葉貿易,遂有船隊來往於汕頭及廈門等地,此所以就僱用潮汕籍華工。
其時顛地在春園街一帶建造春園別墅,範圍由灣仔道伸延至大王東街,園內有小湖可供划舢舨,水源由石水渠街引入,春園在1867年拆卸,開闢多條街道,包括春園街及舢舨街等;華工則聚居於大王東西街及船街附近,汕頭街與廈門街則為洋行,西街則用作貨倉;其時亦有不少洋行陸續興建貨倉以及辦公室。
查實廈門街建於Marine Lot 40的一塊土地,據港英時期的資料所顯示,此街早期為麥克威卡洋行(MacVicar & Co)所擁有,其後此街的土地經歷多次易手;及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岸邊建有一個碼頭,料為英國商人般特(D. L. Burn)所興建;至1862年,天主教多明我修會購入土地,此為投資;1868至1869年土地租予英軍,1876年太古糖廠在此營運。
及至1883年,土地輾轉易手,遂為牛奶公司創辦者文遜醫生(Dr Patrick Manson)所持有;渣甸洋行於1888年用作中國煉糖廠,至1889年遂改建為中國式房屋;當初廈門街並非大街,僅為北面有貨倉所堵塞的一條小巷,在1914至1915年,土地擁有者寄望發展物業,將此巷擴展至海旁東(即今莊士敦道);其實此街英文原稱Lane, 中譯為里,由於擴展後環境有所改變,港府在1915年6月25日重新命名為街(Street);命名來自英商顛地將運送至廈門的貨物存放於貨倉,久而久之遂稱為廈門街。
另外,與莊士敦道交界的Fraser Suites舊有建築的四樓,在清末之時曾為革命黨人馮自由的住宅,馮氏曾在此縫製青天白日旗;及後兩條街均有提升路面及加設排水管等地底設施。
汕頭街建於Marine Lot 40的同一塊土地,同樣到1914至1915年,土地擁有人亦寄望發展物業,所以將此巷擴展至海旁東;與廈門街一樣,英文原稱Lane,由於擴展後環境改變,港府亦於同日,與廈門街更名為街,以汕頭命名,皆因存放於貨倉的貨物俱運送至汕頭;此所以兩條街道歷史悠久,今日仍可找到戰前港府批地條款要求在建築物安裝的地段石碑;市建局轄下的利東街及麥加力歌街重建計劃,涉及在廈門街興建一個避車處及迴旋處,所以工程包括拆除一些現有台階,古物古蹟辦事處為此曾在兩條街歷史考察,據報告所顯示,兩處台階並非二戰時已存在。
現時廈門街台階並無記錄為二戰前所建,倒有資料顯示台階或建於1949年,從1959年的地圖可見,汕頭街有六級台階,兩級的花崗石台階在1938年出現;而另外兩段台階則在港府收回內地段4356時(1963年至1967年)所建造;有關的地面及台階歷史價值,與中環石板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