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壁畫、關中風情、神話故事、民間藝術......這些被歷史和記憶層層包裹的美,在絲巾設計藝術家范燕燕的作品裡,一覽無遺。它們或古典奢華、或宏大瑰麗,讓人看來感覺故事連連,又回味無窮。多年來,范燕燕以絲綢為載體,給人們開啟的不僅是頸肩上的絲帶飛揚,更是心中的一扇窗,是歷史長河中的悲喜真相,亦是文化長河中熠熠發光的文化瑰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范燕燕表示,絲綢只是文化的載體,希望人們在視線之外,看到的是文化的弘揚與精神的傳承,是生命的態度與美學,是熱情與堅韌。■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
位於古都西安的大唐西市,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唐朝時期曾是規模宏大的國際貿易市場。因為對絲綢之路文化的鍾愛,范燕燕將她的絲綢藝術中心設在了這裡。在這裡,人們既可以欣賞她的佳作,還能購得心儀之物。趕巧的時候,還能在這裡參加一場關於藝術設計的沙龍。而談及自己如何走上絲綢藝術之路時,范燕燕笑說,這其實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敦煌臨摹 迷上絲路文化
1997年,當時的范燕燕還是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一名大二的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甘肅敦煌,當看到莫高窟裡多姿多彩的壁畫時,她的心便被震撼了。「那是一種東西方文化的激烈交流與碰撞。」范燕燕說。於是,2000年大學畢業後,當別人都開始求職就業時,她卻將自己的眼光投向了敦煌,並潛心在那裡開始了兩年的壁畫臨摹之旅。
在敦煌的兩年時間裡,她開始研究莫高窟壁畫,並思考莫高窟與絲綢之路的關係。「在研究中我發現,不同時期的壁畫,其實就是不同時期東西方文明和文化的一種碰撞與融合。而隨着絲綢之路的興衰變化,每個時代體現出來的壁畫藝術形態又不一樣。」
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讓范燕燕流連其中,沉醉不已。但漸漸地,她發現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卻成了讓人憂心的問題。在那個年代,敦煌莫高窟的知名度還不算高,洞窟的保護非常差,無論是地質環境,還是天然氧化和人為破壞,都使珍貴的壁畫隨時可能消失。儘管二十多年過去,如今敦煌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受保護程度已大大提高,但當遊人們興致盎然地看到敦煌舉世聞名的莫高窟、飛天和壁畫時,范燕燕卻不斷地看到敦煌沒有了什麼,消失了什麼。「我想要把那些消失的東西傳承下來。」於是,范燕燕開始尋求一種路徑,希望能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分享給更多的人,讓大家能了解敦煌文化,也了解絲路文化。
隨着對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深入,范燕燕靈機一動:為什麼不用絲綢做載體呢?她想起了古時絲綢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說,絲綢是我們中國古老文化的一種符號,更是古人的一種智慧。」她說,從養蠶、繅絲、各種絲綢面料的工藝製作,到製成不同的成品、衣服,古人的智慧讓她佩服。加之從動物蛋白的角度來說,絲綢各種天然的功效,亦符合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於是,她決定以絲綢來承載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化。
傳承創新 冀築民族品牌
2002年,范燕燕離開敦煌,到北京的一間絲綢貿易公司開始研究絲綢工藝。六年間,她埋頭鑽研,絲綢手繪、印染等技術亦都一一掌握。2009年,她回到西安,開始創辦自己的品牌,設計的第一個系列便是「夢幻敦煌」。從敦煌的造景、飛天舞、音樂,到釋迦牟尼本身的故事等多個方面,她創作了100多款敦煌系列絲巾,以詮釋莫高窟深邃的文化。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但范燕燕在工作的過程中卻愈來愈感到,如今中國的絲綢行業在走下坡路。「我們的絲綢基本沒有自己的品牌,往國外出口也大多是低端產品。」范燕燕說,她希望能通過長期的文化積澱,將自己的品牌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提升國人對民族品牌的自信。經歷過創業初期的困難,如今她的絲巾品牌已漸入人心,但她依舊堅持走自己特色的藝術之路。在她看來,對商業味漸濃的時尚界來說,她的品牌更多地意味着一種向中國文化本原的回歸;而對於靈感漸枯竭的設計師來說,又意味着一種無限變化的可能。
研究絲綢之路多年,絲路沿途的地域文化珍寶,都已成為范燕燕創意的源泉,也是激發她創意潛能的力量。「我的絲巾裡,每一個故事都在表達對生活的感悟,以及中國文化給現代人的啟發和思考。」范燕燕說,也正因為她的絲巾作品都有典故或故事或文化淵源,才受到了眾多人的喜愛。同時她深諳,民族的東西再好,畢竟是小眾的,要更好地傳承還必須不斷創新。為此,她也經常到國外進行文化交流,關注國際上各種時尚潮流發佈會。「我從來沒有脫離國際這個大的審美。雖然是中國傳統的東西,但在設計過程中,作品所有的審美元素都符合國際潮流和標準。唯此,才能跟受眾產生審美和文化上的共鳴。」她說。
邁向國際 《十二生肖》拓路
范燕燕的作品主題藏古納今,其中亦有許多關於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她的參展作品《十二生肖》一眼便被美中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孔太和看中,孔太和更專程從上海飛到西安拜訪她,又將她的《十二生肖》和其他幾幅作品帶回了美國,聯合國官員和美國國會議員都愛不釋手。這對於創業初期的她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勵,也打開了范燕燕絲巾邁向國際的步伐。
2012年,全球婦女論壇在美國舉行,歐美婦女協會總裁羅拉通過孔太和找到了范燕燕,邀請她為大會專門設計一條絲巾,作為大會專用禮品。一個月時間裡,范燕燕仔細研究歐美婦女協會理念,最終創作了作品《EAWC》。在作品中佈滿綠色的和平空間,全球不同種族的婦女同在國際化平台上和平交流,平等共贏。「藍色代表天空與大海,象徵女性博大的胸懷;綠色代表生機與和平,中間是月亮女神,象徵對婦女的一種保護。」范燕燕說,這條絲巾,羅拉送給了很多政要,包括希拉里、奧巴馬以及摩洛哥的王室,至今仍是歐美婦女協會的禮品。
范燕燕也兩度榮獲全球婦女論壇在美國國會頒發的「阿爾忒彌斯女神獎」,在中國女性中,她還是第一人。隨着國際知名度的擴大,她還曾受斯里蘭卡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之邀,設計了絲巾作品《淨土》,被斯里蘭卡作為邦交國禮贈送給其他國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