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走進世界名校】當歷史研究遇上數碼化

2018-11-12

「我是主修歷史的。」每當我這樣回答別人問我教什麼科目,別人可能聯想起一副抱殘守缺、思想保守的形象。不過,研究歷史的人也可以是與時俱進的,我們雖然埋首故紙堆,但對日新月異的電腦科技也很注意。有些歷史學者已變成電腦達人,是善用數碼資源來做研究的高手。

一般歷史學家的作品是印成論文和書籍出版的,但由於數碼科技進步,史學研究已出現新形態。有的學者把史書轉化為電腦數據用作分析,又會繪製便於理解的互動圖表,甚至編成電子書或公開的網站和資料庫,傳到網絡上。

我任職哈佛大學時就服務一個史學資料庫,計劃名為「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目標是把中國古人的各項資訊都化為數據,方便使用者以電腦整理、運算和查找。

資料庫已經累積40餘萬個人物的數據,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而我和其他歷史學者經常跟電腦專家協力合作,探討數碼科技如何輔助對古代文化之研究。例如, 如何數碼化處理史籍,作為電腦大數據,還有人工智能的思路怎樣促成電腦「讀通」文言文,都是進行中的有趣課題。

舊史料固然需要整理研究,新資料的妥善保存也滿帶挑戰。自互聯網這一傳播媒介風行後,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積累各種資訊,但儲存在各種「雲端」和硬盤的網絡資訊稍縱即逝,這些數碼記錄如不保存就永久消失,所以已有專家系統地搜集重要的公開網站存檔,例如「Internet Archive」計劃。

互聯網上芸芸網站由各方用心營建,可以看作文化遺產記錄的一種,後世的歷史學家如要研究當今,不可不參考,因此所謂「互聯網史」(web history)的新興研究領域已經出現。學者可以利用一些類似網絡「時光機」的工具,「回帶」訪問以往的網絡世界。

研究資料經過數碼化後,放到網上,任何人都可查閱相關資訊,這不再是大學教授、研究人員的專利。這種網絡時代的進步,有利學界將史學成果介紹給社會大眾,是「公共史學」的重要反映。

所謂公共史學(或稱大眾史學),亦即讓學院式的歷史學走向公眾,面向社會。

面對公眾同時,社會上人人都可參與對歷史之討論和研習。

每個社會、文明都有過去,歷史知識在大家的集體回憶、共同記述裡也在在皆是,例如博物館、文藝作品、教科書、口頭表達等,全部值得歷史學家探研。

臉書上的一些群組和討論區,就以歷史為主題,所有人都可以在其中分享舊照片或掌故。

數碼科技影響觸及社會各界,連研究往事陳跡的歷史學家,也需要有新的工作方式。我有同事甚至開玩笑說,今天的歷史學者除了要研讀經籍,也應該學寫程式。我去年訪問北大時,就為文科研究生講授數碼研究的方法。說現今是網絡的時代,數據的時代,絕不為過!(標題為編者所加)■徐力恆

作者簡介:畢業於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北京大學、牛津大學,曾獲羅德獎學金。博士階段研讀中國歷史,曾任牛津講師、哈佛博士後研究員。電郵:tsui_lincoln@hotmail.co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