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彥 火
二零一零年,我在新加坡遇到彼岸的青年書局老闆陳孟哲先生,他是一位真正文化人、出版家,很想在有生之年出版一套有價值的文庫,我把之前想出版一套沒有人為干預的文集的構思向他申述。
他聽罷大表贊同,並願意投資三百萬港幣。我首先發起了一個由二十八位海外大學的文學教授、專家、學者、資深出版人組織的編委會。
他們包括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教授、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北京大學嚴家炎教授、上海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等等,由他們選出五十位海內外華文作家,以獲得編委會票數最多的五十位作家為準。
五十位作家包括:王蒙、王安憶、白先勇、朱天文、余華、余光中、李昂、李銳、洛夫、高行健、張煒、莫言、殘雪、馮宗璞、馮驥才、黃春明、董啟章、劉以鬯、劉再復、遲子建、閻連科、韓少功、聶華苓、鐵凝、王鼎鈞、黎紫書、張曉風、虹影、賈平凹、章詒和、蘇童、也斯、林文月、舒婷、劉震雲、陳若曦、邵燕祥、張承志、蘇偉貞、阿來、林白、史鐵生、格非、馬原、嚴歌苓、余秋雨、施叔青、楊煉、北島、瘂弦。
這套海內外五十個作家選集的文庫,聲勢浩大。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客觀、最權威的文庫。
青年書局的陳孟哲先生還在新加坡銷路最大的《聯合早報》刊登頭版廣告。
執筆時,陳孟哲先生已逝世,他為世人留下一套真正的文庫,功德無量!
這套書的出版,也曾引起新加坡文學界的口誅筆伐,因為作為新加坡出版商贊助的叢書而沒收入新加坡作家的作品,被新加坡文壇大佬視為奇恥大辱的事。
陳孟哲先生受到壓力不在話下,作為掛名主編的我與原甸兄更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因為編委會的編委所投的選票中,新加坡作家並沒有獲足夠的票數,我們堅決維護編委會的決定。
凡是文庫、文叢,也有無法克服的客觀因素,譬如版權問題。如台灣出版商與華人作者簽的合約,很多時是世界地區的版權,換言之,如果你要出版他們簽約的作家,要經過他們的授權,情況就複雜得多了。
此外,還有一些人為因素問題,是主編者一定要有堅定不搖的信心,才能成功!
(「我的出版生涯」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