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近年電子煙在香港愈來愈流行,更有商人將吸食電子煙塑造成時尚潮流,吸引年輕人吸食。消費者委員會調查20個商場銷售電子煙或加熱煙的情況,發現當中半數有店舖出售電子煙或加熱煙吸食工具產品,部分店舖更有自家網站或社交媒體,方便消費者網上訂購。消委會形容電子煙是「糖衣陷阱」,促請政府和立法會盡快落實全面禁止電子煙和加熱煙等新煙草產品的法例,禁止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和宣傳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煙產品。
消委會上月派員到灣仔、銅鑼灣、旺角、油麻地及深水埗5個地區,一共20個主要售賣年輕人潮流玩意、手機或電腦等產品的商場調查電子煙或加熱煙的銷售情況,發現當中半數商場的部分店舖,均有電子煙或加熱煙吸食工具產品出售,其中1個較小型商場的44間店舖中,有超過一成(5間)出售該類產品。
調查又發現,部分店舖更有自家網站或社交媒體,方便消費者網上訂購,貨到後即可到店付款取貨,方便年輕人選購,銷售模式亦較隱蔽,毋須將大量產品擺放在店舖內,對打擊銷售電子煙和禁煙等工作容易構成障礙。
消委會警告,無論本地或外地的醫學報告均指出,電子煙或加熱煙,都可釋出不同的有害物質,危害身體健康,近年亦有多項外地的研究質疑電子煙的「戒煙」成效。消委會高度關注電子煙對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影響,促請政府和立法會盡快落實全面禁止電子煙和加熱煙等新煙草產品的法例,禁止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和宣傳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煙產品,以保護下一代免受煙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