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遊歷眼界開 發現人生新方向 萌北上發展念頭
為讓香港青少年深入內地,加深對祖國的認識與了解,未來之星去年12月第二次舉辦「冬聚吉林」交流團及第三年舉辦「冬聚浙江」交流團,吸引逾百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參加。大會上周六舉行分享會,一眾同學再次聚首,共同回憶並分享所見所得。有學生直言活動令她經歷許多人生第一次,又有同學找到人生新方向,「開始有了到香港以外的地方發展的念頭。」■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的「未來之星同學會2018冬季交流團總分享會」於1月19日舉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姜亞兵,中聯辦青年工作部處長張國來等嘉賓主禮,未來之星2018「冬聚浙江」、「冬聚吉林」兩團全體學員出席活動,場面熱鬧。
兩團此次分別到訪金融創新知名企業螞蟻金服、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走進兩大民族汽車品牌中國一汽和吉利汽車、體驗絲茶文化和滿蒙文化,並與浙江大學、長春師範大學等當地多所知名學府深度交流等,浙江團還特意走訪了為幫助內地青年實現創業夢想而設的「夢想小鎮」、「人工智能小鎮」,感受內地創新創業氛圍。
香港競爭大 內地創業易
6位交流團學生代表在台上從情感、事業、學業、見聞等各方面,分享各自行程中的體會和收穫。參加浙江團的教大視覺藝術教育學生戴嘉美分享道,「我開始去思考自身有什麼創業的可能性呢?」她說,假如到杭州發展,可以創辦視覺藝術相關企業,教小朋友視覺藝術,又指相比而言香港競爭環境壓力大,人工及租金成本都高,比在內地創業更加困難,坦言在是次交流團之後,「我開始有了到香港以外地方去發展的念頭。」
同團的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生楊震亦被當地如火如荼的創業氛圍吸引,見當地有夢想小鎮和人工智能小鎮吸引青年人嘗試創業,他希望將來香港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小鎮,讓青年人發揮創意,促進創科發展。
過往「孤陋寡聞」 過後「另眼相看」
而吉林團的科大工商管理學生王靖然則表示,通過一周的學習,發現當地不論在藝術,還是科技方面,都比想像中出色,笑言自己過往實在「孤陋寡聞」。
她特別提到,此行對吉林的科技發展「另眼相看」,在長光衛星的參訪了解到中國太空科技對宇宙探究及人類生活的貢獻,其精湛的衛星技術拍攝到極其清晰的照片,對監測地球生態環境變化、評估災害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並提到,此行自己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雪、第一次看霧凇、第一次過白色聖誕等,眼界大開。
同團的中大翻譯系學生陳博文補充道,長光衛星在短短數年間,已有十顆人造衛星運行,還準備建設衛星網絡,感歎道「從衛星傳回來的圖片,我看見祖國近年在衛星技術的成熟和進步!也看見人類夢想成真的過程!」
東北熱情 感人溫暖
吉林團的嶺大金融系學生蔡嘉鈿則說,此次交流最大的收穫是豐富了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東北人的熱情好客亦令其感到最溫暖。
分享會上還公佈了兩團學員優秀感言、優秀攝影作品、創意短片、積極參與小組以及優秀出團幹事的評選結果。而學生代表的真情分享、活動回顧視頻,將大家拉回到短暫而難忘的交流團時光。在一片掌聲和不捨聲中,許多團員均表示,下一次還將繼續參加未來之星活動,到祖國更多的地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