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網議 > 正文

新來港人自食其力 反對派荒謬屢抹黑

2019-02-04
■社協會與新移民互助會昨日聯同一眾新來港婦女召開記者會,批評反對派就近日歧視新來港人士的言論。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社協會與新移民互助會昨日聯同一眾新來港婦女召開記者會,批評反對派就近日歧視新來港人士的言論。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西)反對派為求爭取政治本錢,把近日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歸咎於新來港人士。有民間團體昨日召開記者會,批評反對派歧視新來港人士。他們指,社會上一些對新來港人士的抹黑及污名化聲音已達至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呼籲社會理性面對問題,不要錯將新來港人士視為資源政策失誤的代罪羔羊,同時促請政府就各種社會問題對症下藥。

本港正值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人手出現「爆煲」的情況,而「杏林覺醒」黃任匡及「青年新政」鄺葆賢等反對派中人日前卻將問題歸咎於新來港人士。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與「新移民互助會」昨日聯同一眾新來港婦女召開記者會,批評反對派就近日歧視新來港人士的言論。

屢發歧視言論 諉過公院「爆煲」

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點名批評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包括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議會陣線」毛孟靜、「新民主同盟」范國威等,指他們言論偏頗,在無實質數據情況下妄下定論,一味將問題推到新來港人士身上,帶頭歧視新來港人士,是向弱者抽刀,直言做法「無恥」。

施麗珊指,單程證目的是家庭團聚,新來港人士亦視香港為家,努力融入社會。社會上一些對新來港人士的抹黑及污名化,已達至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因此不得不令他們站出來為自己發聲。

她續指,反對派雖時常揚言香港出現「超負荷」情況,聲言政府應削減現時單程證每天150個的配額,但據入境處數字所示,本港過去多年並無盡用單程證來港配額,過去20年平均每日僅有131人獲批來港,而2016年數據更反映居港的新來港人士也只有約16.6萬人,即每日來港定居實質只有64人,換言之只得預期四成,當中大部分更屬少壯人口。

專吼基層市民「易蝦齱v

施麗珊又指,據醫管局數字顯示,使用公院服務人士近半成均是55歲或以上,而新來港人士多屬少壯生力軍,反映他們絕非構成醫療系統崩潰的主因,認為誤解源於先入為主,指出可能新來港人士是基層市民,「易蝦齱C」

至於有人指新來港人士是造成香港住屋問題的主因,施麗珊認為,本港土地問題非一朝一夕,即使沒有新來港人士,土地問題仍然存在。她解釋,過去10年本港停止土地發展,亦先後取消租金管制及租住權保障,導致樓價高企、房屋炒賣,形成結構性矛盾。

七成任職基層 成勞工生力軍

她還提到,新來港人士常被社會標籤為「蝗蟲」,但據社署2017/18年度資料,領綜援生活的新來港人士只佔3%,代表其餘97%的新來港人士均是自食其力。她又指新來港人士來港後更成為勞工生力軍,有七成新來港人士任職基層工作,工時亦較長,反映他們努力工作,填補本港勞工短缺,不應視他們為負累。她批評若將矛頭指向新來港人士,是踐踏人權,亦是錯誤評估社會問題。

團體呼籲社會理性面對問題,不要錯將新來港人士視為政府政策失誤的代罪羔羊。他們認為,現時的社會問題是過往特區政府忽視處理所致,因此建議政府及社會應對症下藥、在經濟發展,民生配套方面作改善,不應讓問題惡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