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藝術家馬塞爾.扎馬香港個展「穿越界線」延伸無限可能

2019-02-12
■藝術家馬塞爾.扎馬■藝術家馬塞爾.扎馬

加拿大藝術家馬塞爾.扎馬(Marcel Dzama)近日在香港的卓納畫廊展出作品展覽《穿越界線》,這除了是他首次在中華大地舉辦個人展覽,同時也是根據他過去在香港的旅程所創作的作品。他將少年時期在溫尼伯跑馬場打發時間的體驗,加上對香港賽馬文化的解讀,融入到本次的作品裡。據他介紹,他所創作的不僅僅是繪畫,還延伸至模型和錄像,利用不同的視覺語言在精準與混亂、克制與放縱之間找到了平衡,也將自己對世界的解讀、政治觀變為作品中主要的元素。

他眼中的賽馬世界

扎馬的其中一個作品《當一切飄散,我愛消逝,我亦策馬離去》的創作靈感是來自於上世紀60及70年代的舞蹈雜誌中。裡面描繪了兩個騎士競技時向觀眾迎面奔馳,同時又有一群獨特的動物:蝙蝠、柴郡貓和閒着沒事的狼,在觀看等待賽果。這都與他當時訪港時接觸這項運動的經歷有關。畫中的中文字都是他在賽馬宣傳單上抄寫下來,因為一般來說,他都喜歡用展覽的當地語言來創作。此外,他作品的標題都會把鬆散的元素攏在一起,所以它們聽起來都像一首詩。由於他還鍾情於上世紀60年代的港台唱片,香港歌手李芷玲和台灣歌手姚蘇蓉等都是他靈感的來源。在展覽的其中一組作品有一個蒙面的人物,並配上對愛情、渴望相關的中文歌曲標題,讓華人的觀看者在摸索他的思想世界的同時,能找到一點點熟悉感。

張力的呈現

扎馬的作品的力量來自一種動態關係,在顏色的層面來看它們都是幽默和輕快,看着是樂觀而且帶有希望的,但與此同時裡面又藏着一種黑暗和危險,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極為緊張。他認為這方面都與小時候以及現在陪伴兒子看的動畫片所影響。他愛搗蛋的角色,因為他們都是可愛的壞人,而且很多時候他們都是以不規則的形態呈現,是一條逃脫邏輯限制的路徑。在將這些元素加進作品的時候,他往往會加以修飾,以反映我們時代的憤怒和焦慮。

模稜兩可的作品結構讓觀看者有着無限猜想,扎馬更喜歡讓他們判斷,因為他喜歡人們對他作品的不同解讀,尤其是誤讀。展覽裡面有很多關於重生或生死循環的主題,例如:《為我們的未來而戰的女性自由鬥士》,鳳凰的形象就從中出現了很多次,猶如美國因為特朗普的關係,進入了一種恨不得一次過把所有東西燒光,重新再來一次的狀態。

影像記錄內心世界

利用國際象棋打開影像的開端,正因為象棋需要即興發揮和預先判斷,錯綜複雜的過程成了他靈感的攝取。影片《Dance Floor Dracula, Prelude in C-Sharp Minor》以一盤異想天開的棋局為中心,用芭蕾舞的形式表達,也找來喜劇女演員來出演。錄像中遊戲有特殊的規則和移動方式,帶出自由意志、機遇和戰略的隱喻,也是在回應美國兩黨政治制度。■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馬賽爾.扎馬

穿越界線

2019年1月22日至3月9日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 H Queen's 5-6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