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一身是寶,幾千年來給人類的貢獻極大極多,可是在人類美醜的價值觀下,卻遭受到極不公平的對待。頌牛頌馬等的詩詞很多,但寫豬的卻很少,這大概是詩人和知識分子只能走入牛棚,很少走進豬欄,難以借景抒懷。
以豬入文的語例很多,可惜都是醜化了的。「豬八戒照鏡子,裡裡外外都不是人」,是很重的罵人說話。但其實什麼動物照鏡子,也是裡裡外外不是人的,為何偏偏要用豬來罵人呢?「猴子照鏡」的歇後語,也只是「得意忘形」,罵人的程度便低很多了。
照鏡不成,那只好把鏡子摔了。「豬八戒摔鏡子」的歇後語則是「怕露醜」。跟潮流玩玩自拍,照個相如何?然「豬八戒照相」是「自找難看」!總之,一被視為醜,便只能任人作語言暴力。
人類世界基本上是一個以貌取人的社會,對人如是,對動物也如是。
天生豬頭 後天難救
外表相貌是天生的,不由豬或人控制。既然天生被認為不美,那改造一下,自我增值,以求融入「主流」社會如何?可惜,無論豬八戒搽粉、戴花、戴耳環,結果都是自以為美,遮不了醜,甚至不知醜。新娘是最美的了,那手下留情一點吧。「豬八戒扮新娘,好極有限」,這算是最厚道的罵人話了。今天,當豬扒(醜女)也不緊要,只要可愛便成,正所謂「蔫豬頭都有盲鼻菩薩」。
打扮外表不能,修心養性可以了吧?也不成!豬八戒讀詩文是「冒充聖人」。難道生而為豬,生成個豬樣,便難以力爭上游?「跪地餼猪乸」,人要來向豬下跪,這算得上是豬最爭氣的話了。可是,誰也知道此話背後的意思是「睇錢份上」。因此,這說話非但不能為豬貼金,更只會加重對豬的傷害。
今年是豬年,許多祝福語中都用了「豬」的諧音和相關意象,如豬(珠)光寶氣、豬(諸)事順利,甚至還有豬籠入水。然而,從諧音轉回真相,卻獨有「拒做豬隊友」。
以上的,當然只是戲言,但也是中國文化的可愛之處。歇後語、諧音、方言俗語等,一直保留了民間的生活面貌和文化現象,為生活提供許多妙語連珠的樂趣。 ■ 鄭瑞琴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高級講師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