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精準優化教育較人人派錢更好

2019-02-26

方嘉偉 小學教師 香港群策匯思成員

近日有傳陳茂波司長考慮向全港學生派發2,000元,根據2017/18年度數字,本港一共有約88萬名幼稚園、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學生,如人人派發2,000元的話,涉資約17億公帑。消息傳出後,我注意到網上的回應普遍不太正面,普遍來說,學生已經有家人供養,而有困難的家庭已獲政府福利,這筆錢最多錦上添花而已,更有網民反建議應該增加教學資源,作為小學教師,我也是這樣認為。

普羅大眾未必知道,一般學校是沒有教學助理編制的,只是學校拿不同經費「頭頭尾尾」的錢聘請的臨時工,而這班對教育滿腔熱血的年輕助理的資歷比不少常額教師更高,亦承擔了不少教師的責任,但是待遇和工作量卻是不成正比,大部分人的工資只有約一萬多元,連全港工資中位數也不到,而這群助理缺乏功能組別的投票權,一直未能得到教育界協會的支持和關心,故每次政府增加教育開支時,教學助理也是被遺忘的一群,一點資源也分不到。同一時間,筆者常常見到教員室和教學助理室總有一些兒童是沒有人接放學,要留下來直到較晚時段才有人接放學;而中學亦總有一些少年是欠缺家人照顧,放學到處流連,這些人家長普遍雙職,但剛好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資助的課後託管服務,這些學生除了需要人照顧,成長上亦需要一位師長關心。

根據2018年數據,現時香港的教學助理、支援老師、助理教師、副教師等人數約在1,000人以內,津貼他們的有關款項只是17億元的九牛一毛,其他款項更可用作兒童醫療券,針對性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家長尋求校本以外的言語治療、教育心理學、社工、醫生等醫療服務。因為現時校本服務大部分就算排期做評估已經要一年半載,錯過治療黃金期,而及早發現和作出治療,除了減輕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家長的壓力外,治療成效亦較為明顯和低成本,最終有助政府節省日後支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